[实用新型]独柱式桥塔自锚悬索桥塔顶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2869.4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心方;李劭晖;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柱式桥塔 悬索桥 塔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附属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柱式桥塔自锚悬索桥塔顶鞍座。
背景技术
悬索桥的主缆,在跨越索塔顶部索鞍时都要发生转折。多数悬索桥,其主缆都位于垂直平面内,全桥主缆的水平投影是一条和桥梁纵轴平行的直线,施工编缆时,空缆的水平投影也是一条和桥梁纵轴平行的直线。所以,其主缆在塔顶的弯折,无论在编缆过程还是成桥状态,都是发生在垂直面内。对于自锚式悬索桥,特别是采用独柱式桥塔的自锚式悬索桥,由于成桥状态下,带有吊索的主缆一律处于斜平面内,甚至塔柱前后两跨主缆还可以在不同的平面内。但是在编缆过程中,尚未安装吊索的空缆,由于自重的作用,却只能是处在在垂直面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在空缆和成桥后这两个不同的阶段,索鞍上部索槽的进出口轴线仍然能和和主缆轴线顺当衔接,就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柱式桥塔自锚悬索桥塔顶鞍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调整索槽体和索鞍底座的相对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独柱式桥塔自锚悬索桥塔顶鞍座,其特征在于该鞍座由位于下部的索鞍底座和位于上部的索槽体组成,索鞍底座的一侧和索槽体一侧的接触面为圆弧面,索鞍底座的另一侧和索槽体另一侧的接触面为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索鞍底座一侧的内凹的圆弧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的一部分,索槽体一侧的外凸的圆弧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索鞍由索鞍底座和索槽体两部分组成,索槽体和索鞍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需要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空缆和成桥状态下,主缆都可以顺当通过索槽,避免在出口处出现弯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调整索槽体和索鞍底座的相对位置,避免主缆在出口处出现弯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索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索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索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独柱式桥塔自锚悬索桥塔顶鞍座,其特征在于该鞍座由位于下部的索鞍底座1和位于上部的索槽体2组成。索鞍底座1的一侧和索槽体2一侧的接触面为圆弧面,索鞍底座1的另一侧和索槽体2另一侧的接触面为平面。即索鞍底座1一侧为内凹的第一圆弧面3,索槽体2的该侧底部为外凸的第二圆弧面4,该两个圆弧面具有同一轴心线7,索鞍底座1另一侧为第一平面5,索槽体2的该侧底部为第二平面6,该两个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索槽体2上设有悬索桥主缆的线槽8,该线槽的轴线9由两段直线及连接该两段直线的圆弧组成。索鞍底座1和索槽体2的接触面上可以加垫减摩板材,以减小调整索槽体位置时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索鞍底座一侧的内凹的圆弧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的一部分,索槽体一侧的外凸的圆弧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的一部分。该圆弧面的任意横截面均为圆弧形,其优点是能够绕其中心线旋转。
本实用新型将常规的索鞍分解为下部的索鞍底座和上部的索槽体两部分,索槽体一侧和索鞍底座一侧的接触面为圆弧面,因此索槽体一侧可以绕指定的轴线在索鞍底座内转动,带动索槽体的另一侧在索鞍底座表面滑动,从而改变和索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在空缆和成桥后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主缆在不同的平面时,均能使主缆在线槽内只有弯曲而没有轴向扭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