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2912.7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
背景技术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电子密码锁的种类很多,有简易的电路产品,也有基于芯片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现在应用较广的电子密码锁是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的。电子密码锁具有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密码锁。解决了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而现有的电子密码锁价格高,制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密码锁,包括密码锁本体,密码锁本体的一个表面上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下方有键盘输入模块,密码锁本体内设置有密码修改模块、密码检测模块、开锁电路模块、执行电路模块和报警电路模块,液晶显示屏与键盘输入模块连接,键盘输入模块分别与密码修改模块和密码检测模块连接,密码修改模块与密码检测模块连接,密码检测模块与开锁电路模块连接,开锁电路模块和执行电路模块连接,密码检测模块与报警电路模块连接,系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或电池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液晶显示屏采用SMC1602 液晶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密性好较好,密码可以变更,密码错误时有输入保护功能,连续3次输错密码将会发出长时间警报,密码输入正确后输出0~5V可调电压来驱动外加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密码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密码锁本体,2.液晶显示屏,3.键盘输入模块,4.密码修改模块,5.密码检测模块,6.开锁电路模块,7.执行电路模块,8.报警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密码锁,如图1所示,包括密码锁本体1,密码锁本体1的一个表面上有液晶显示屏2,液晶显示屏2下方有键盘输入模块3,密码锁本体1内设置有密码修改模块4、密码检测模块5、开锁电路模块6、执行电路模块7和报警电路模块8,液晶显示屏2与键盘输入模块3连接,键盘输入模块3分别与密码修改模块4和密码检测模块5连接,密码修改模块4与密码检测模块5连接,密码检测模块5与开锁电路模块6连接,开锁电路模块6和执行电路模7块连接,密码检测模块5与报警电路模块8连接,系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或电池供电。
在使用时,通过键盘模块2输入密码,每按下一个数字键,就输入一个数值,并在液晶显示屏1上显示 * 。按下键盘模块2上的密码清除键可清除全面所有的输入值,清除成为“000000”。初始密码为000000,输完密码后按键盘模块2上的确认键开锁,密码检测模块4和执行电路模块6会启动,若输入的密码长度小于6位提示“less then 6!”并返回主菜单。清除键可以清除上次输入的数据,每次按键有短“滴”声按键提示音。当密码位数输入完毕后,按下确认键时,密码检测模块4和执行电路模块6对输入的密码与设定的密码进行比较,若密码正确,则门开,同时输出3V电压,2秒后开锁信号与已开锁指示清零;若密码输入错误时显示“error”,禁止按键输入2秒,报警电路模块7启动发出一声长“滴”报警,若三次密码都输入错误时,报警电路模块7会发出长鸣声报警,按键盘模块2上的复位键清除报警。按下键盘模块2修改密码按键,密码修改模块3要求输入原密码,输入错误时显示“error”,报警电路模块7 发出一声长“滴”声,错误指示提示音报警,然后返回主菜单。输入正确要求再次输入,两次输入一致提示“password has been changed”并返回主菜单。两次不一致提示“twice input is different!”,然后返回主菜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