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棱柱式多年生宿根蔬菜种植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3296.7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龙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柱 多年生 宿根 蔬菜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设备,尤其是一种三棱柱式多年生宿根蔬菜种植框。
背景技术:
马兰头是一种药食兼佳的野菜,其特殊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已被作为栽培蔬菜规模化生产。马兰头是由地下茎繁衍的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栽种可连续采收。但因其地下茎的繁衍势头过猛,很快就会形成生长过密之势,尤其是其地面茎,在每剪收一个嫩枝后,其残留茎基部很快就萌生出许多侧芽,在采收了几茬后,地面茎残茬越留越高,侧枝越生越多,至使新抽发的嫩枝越来越纤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并要多花出许多管理和采收的劳动量。因而,菜农必须一年数次将其老根茎挖除重新栽种。这不但多费工时,还会导致在植株恢复生长期间无菜可收,造成供应断档。又由于目前的栽培因需经常挖掘更新而限定于单层地面进行,空间利用率极低,不适宜采用温室大棚设施栽培,但在露地栽培环境中,每到寒冬又必然枯萎闲置等候来春再发,这就严重制约了对有限耕地的集约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捆绑组合成一个能作六面垂直栽培且不需经常挖除老根茎进行更新栽培,不会发生产出断档状况的三棱柱式多年生宿根蔬菜种植框,其特征是一只一面敞口的三棱柱体式框型构件,框内装有用来吸储水分的海绵和供值株扎根的栽培土,框体的敞口可随机用其余两面中的一面进行替换。本发明用如下方式实施:1、用50cmx6cm的薄钢片扎成60度角的角钢;2、用角钢焊制一只侧长为50cm,两底均是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三棱柱,在棱柱各条边的角钢两面按规格打出若干组装孔;3、用硬质塑料制作两块50cmx30cm的薄板和两块各边均为30cm的正三角形薄板,在薄板边沿跟棱柱角钢上的组装孔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打出组装孔;4、用海绵制作一条长50cm,直径7cm的圆筒,圆筒中有一条长50cm,直径2cm的通水道;5、把塑料薄板分别与三棱柱两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组装好后,将三棱柱敞口朝上放置,即可放进海绵圆筒并填入栽培土供马兰头栽培。本发明的显著社会效益是,能将六只三棱柱型种植框按种植面向外组合捆扎为一个六面体的种植柱并多组叠合、能有效扩大空间利用率,且能通过旋转操作而缩小通道占地并减少行走用工,能免除频繁的更新栽培程序而提高劳动工效,能随需控制植株长势以适应市场需求,可有效规避菜多伤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三棱柱示意图;图2是海绵圆筒示意图;图3是底面板示意图;图4是侧面板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应用状态横截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残缺应用状态示意图(上半截为掏去了栽培物后的内腔);图7是用本发明捆绑叠合应用示意图。
图中,1是角钢;2是角钢组装孔;3是海绵体;4是通水道;5是底面板组装孔;6是输水道口;7是侧面板组装孔;8是栽培土;9是植株枝芽;10是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先将图3、图4所示的底面板和侧面板分别通过组装孔(5)和(7)用螺丝组合于图1所示的三棱柱相对应的位置,留出一个侧面为敞口,将敞口朝上,往框内填入略带粘性的栽培土,同时布入马兰头根茎,填至10cm厚时,放入海绵圆筒并把输水管(10)通过输水道口(6)接在海绵圆筒通水道(4)上,然后继续往框内填土并布入马兰头根茎,直至填满整框,轻轻压实,即可置初培场所催生根茎,在敞口面露出马兰头芽尖后,就可搬入生产栽培场所,将框体以底面朝向上下、敞口面朝外的方式每六框捆绑成一扎,安置于装在地面的转盘上,可多扎叠成一座高达2cm-2.5cm的栽培柱。当敞口面植株生长过密时可用火烧去植株及土内约1cm深处的根茎,换出另一侧面为敞口继续栽培;在市场供应饱和时,则可卸下集中堆放不使植株芽尖长出,等到市场供应紧张时,再行继续栽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龙,未经朱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3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鞋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中央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