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3473.1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何建新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气 雷达 测试 故障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属于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重要天气的临近短时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我国第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研制成功以来,各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全国布网并业务运行已达上百部,雷达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是否正常,雷达故障如何查找和排除,成为了雷达机务人员面临的重大难题。本系统以一种崭新的结构方式化解了该难题,使机务人员可以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和简单的设定来快速诊断雷达运行状态,定位故障出处,甚至还可根据提供的雷达电子手册对故障进行简单的检修,以达到快速、灵活、高效的测试及故障检测目的。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由于国内布网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出自不同的厂家,接口和功能不尽相同,对于雷达状态的判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大多采用机外仪表测试和机内标定的方式,操作繁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雷达性能测试分为发射机性能测试和接收机性能测试两部分。发射机性能指标测试采用机外仪器仪表直接测试,通过微波功率计测试输出功率,通过检波器与示波器组合测试输出包络波形,通过频谱分析仪测试频谱分布和改善因子;接收机性能指标包含灵敏度、噪声系数和动态范围等,由机外射频信号源 向低噪声放大器(LNA)注入已知功率的射频信号,在中频输出端用频谱仪测试,计算出接收机灵敏度以及动态范围值,用固态噪声源向LNA注入宽带白噪声,在中频输出端用噪声系数表读出接收机噪声系数和增益。
现有技术的缺点:
1、全人工操作,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
2、需要多个仪表支持,成本高,结构复杂;
3、不能直接生成报告,测试结果需要人工计算;
4、不能指导操作人员对系统故障进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其构建了一个自动、快捷的检测系统,无需其他仪器辅助,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和人员技能需求,提供的自动报告打印、故障修复指导技术更是丰富了雷达检测和维修手段,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其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定向耦合器、雷达系统现有信号处理系统、可调射频测试源、采集卡A、采集卡B、数据处理卡和VPX总线(VPX为交叉连接设备),发射机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采集卡A的输入端相连,采集卡A的输出端与VPX总线的输入端相连,VPX总线的输出端与可调射频测试源的输入端相连,可调射频测试源的输出端与接收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收机的输出端与采集卡B的输入端相连,采集卡B的输出端与VPX总线的输入端相连;雷达系统现有信号处理系 统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卡的输入端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中:可调射频测试源的输出端与接收机中低噪放大器的耦合端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中:可调射频测试源、采集卡A、采集卡B和数据处理卡集成于基于VPX总线的VPX总线便携式机箱中。
更进一步地,VPX总线便携式机箱中还集成有220V的电源。
进一步地,可调射频测试源的输出频率范围为10MHz~6GHz、最大输出幅度为15dBm、板载的1dB步进数控衰减器最大衰减量96dB、衰减误差0.2d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装置采用基于VPX总线的一体式机箱结构,构建了一个自动、快捷的检测系统,无需其他仪器辅助,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和人员技能需求,提供的自动报告打印、故障修复指导技术更是丰富了雷达检测和维修手段,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由以下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细节描述,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观点及优点有更清楚的理解,同时参考下列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何建新,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何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3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