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3759.X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沈甬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国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26 | 分类号: | F16L4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管路中的零部件,具体讲是一种水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中用于水箱或水泵的水管连接,通常是在胶管套接在接头外之后,再在胶管外用弹簧卡箍来固紧。但是,这种水管连接的结构存在以下的缺点:
1)由于在水管连接时,弹簧卡箍是人工装配的,因此,生产效率低下。
2)由于胶管与接头的连接是通过弹簧卡箍来固紧的,而胶管本身是软性产品,生产胶管时的尺寸公差比较难控制,所以装配在接头外时胶管壁厚的变化比较难控制,在套上弹簧卡箍后,松紧度变化比较大,因此,成品的合格率较低。
3)另外,弹簧卡箍是金属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状况后,会出现生锈、腐烂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装配,而采用机器直接压制,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的水管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管接头,包括用于连接胶管的接头本体,所述的接头本体通过塑料紧固圈与胶管注塑成型连接,所述的胶管套接在接头本体外,所述的塑料紧固圈一端与接头本体连接,另一端与胶管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在水管连接时,是通过注塑机对接头本体与胶管进行一体注塑成型,用塑料紧固圈的结构代替了原先采用人工装配的弹簧卡箍的结构,因此,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另外,由于在进行一体注塑成型时,是采用塑料模具的,因此,只需在制作模具时将胶管的外径公差控制在正常生产时的公差,就能控制胶管对接头的松紧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3)又由于塑料紧固圈是塑料制品,不存在生锈、腐烂的现象;同时,可承受的爆破力可达2.0兆帕,是原来采用弹簧卡箍结构的两倍。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胶管;2、塑料紧固圈;3、接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用于连接胶管1的接头本体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头本体3为四通接头,所述的接头本体3通过塑料紧固圈2与胶管1注塑成型连接,所述的胶管1套接在接头本体3外,所述的塑料紧固圈2一端与接头本体3连接,另一端与胶管1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先将胶管1套在接头本体3外,接着把它们放置在注塑机的模具内,然后双模合并后,塑料通过机筒、喷嘴加热至高温,然后将完全融化的塑料喷射到模具的进料口。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后,左右模具分开,成品即制成。其工艺流程为:模具安装于注塑机上→慢速锁模→低压锁模→高压锁模→一级射胶→二级射胶→三级射胶→一级保压→二级保压→一级溶胶→二级溶胶→抽胶→冷却→开模→顶针进→顶针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国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国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37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支撑座
- 下一篇:可重复使用的中性笔替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