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3844.6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明;于洪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誉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 |
代理公司: | 辽阳新创专利事务所 21113 | 代理人: | 吴晓东 |
地址: | 111200 辽宁省辽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型五芯 低压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的是电力工程中,适合1kV级以下低压供电设线的一种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低压配电网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在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原TN-C系统逐步改为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具体为A、B、C三根火线,一根中性线,另一根是地线,把原来TN-C系统的中性线和地线分开。目的是提高电力网传输质量,防止对弱电传输网络产生干扰,这是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然而,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结构通常是把五根绝缘线芯同心绞合在一起,然后再在它的外部挤包一层做保护用的塑料护套,成为一根完整的电缆。这种结构的电缆虽然制作工艺简单易行,但没能够把电缆产生的交变电磁场与外界电磁场进行隔离,势必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波干扰,特别是电子网络弱电系统越来越多,对周围环境电磁波干扰的敏感性越来越强。通常结构的五芯绞合结构低压电力电缆本身就是一个电磁波发生源,特别是三相电流越不平衡,中性线电流就越大,电磁波干扰越强。所以通过改进电缆结构,对电缆进行屏蔽,提高电缆传输品质,无论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的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低压电力电缆对环境的电磁波干扰问题,提高电缆传输品质,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本实用新型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的设计方案是:将带有绝缘层的A相导体、B相导体、C相导体即三根火线和带有绝缘层的中性线导体及聚丙烯填充绳一起用无纺布带子紧密绕包形成包带层,在包带层的外部设有地线屏蔽层,在地线屏蔽层的外部包有塑料护套层。本实用新型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用地线屏蔽层把四根绝缘线芯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层,它不但起到接地保护作用,而且还兼备电磁屏蔽防干扰及机械保护作用,解决了低压电力电缆对环境的电磁波干扰问题,提高了电缆传输品质,拓展了电缆地线之功能,该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结合附图详述如下:参照附图,该屏蔽型五芯低压电力电缆的结构是将带有绝缘层2的A相导体1、B相导体3、C相导体4即三根火线和一根带有绝缘层2的中性线导体5,即四根绝缘线芯与它们之间填充的聚丙烯填充绳6一起,用无纺布带子紧密绕包形成包带层7。在包带层7的外部设有用细铜丝编织,或是用铜丝绞合,或是用铜带绕包而成的地线屏蔽层8。在地线屏蔽层8的外部,包有一层塑料护套层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誉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誉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3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锚杆的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外抱式装卸胎机械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