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567.0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康石洋;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P1/06 | 分类号: | F16P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接头 可拆卸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焊接夹具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防止焊接夹具部件与焊钳或工件干涉碰撞的一种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焊装的生产工艺装备中,焊接夹具一般采用气缸作为夹紧力的动力部件。对于形状较为复杂的焊接夹具,可能会存在一些特殊的操作位置,常出现员工操作时焊钳与气缸接头发生碰撞磨损导致气缸接头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增加。如果不对此问题进行解决,后续将影响各种生产成本。
目前生产的汽车上两气缸距离不足150mm。焊接时侯焊钳放入两气缸之间对工件进行焊接,此时以焊钳为中心点距离两气缸各约50mm,员工操作时造成焊钳与气缸接头干涉碰撞情况导致气缸接头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其解决了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焊接夹具部件与焊钳或工件互相碰撞,减小气缸接头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罩本体由主防护面和侧防护面组成,所述主防护面一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侧防护面设置在所述主防护面的另一侧,且所述侧防护面与所述主防护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的主防护面和侧防护面均为长方形,所述主防护面的长度大于所述侧防护面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主防护面上还设有多个防护罩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周围。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为圆形或正方形或矩形。
进一步,所述装配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进一步,所述装配孔的数量为4个。
该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的制作材料容易获取,制作方法简单、可根据气缸形状自由设计形状。
(2)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且制作成本较低且耐用性高。
(3)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节约了气缸接头维修更新成本,提升了工艺装备可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装配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防护罩本体;31—主防护面;32—侧防护面;33—安装孔;
34—连接螺栓;35—装配孔;
20—气缸缸体;21—气缸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30,防护罩本体30由主防护面31和侧防护面32组成,主防护面31一侧上设有安装孔33;侧防护面32设置在主防护面31的另一侧,且侧防护面32与主防护面31垂直。主防护面31和侧防护面32均为长方形,主防护面31的长度大于侧防护面32的长度。主防护面31上还设有4个防护罩装配孔35,装配孔35设置在安装孔33周围。安装孔33为圆形,装配孔35为圆形孔。
主防护面31和侧防护面32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所需防护的气缸的大小设计,使用该防护罩时,用连接螺栓34穿过装配孔35,将防护罩安装到气缸缸体20上,其侧防护面32保护气缸接头21,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的制作材料容易获取,制作方法简单、可根据气缸形状自由设计形状,且制作成本较低、耐用性高,同时该气缸接头可拆卸式防护罩节约了气缸接头维修更新成本,提升了工艺装备可利用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