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843.3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一次 回压工站 电气控制 柜料桥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指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分类:
1.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2.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级进模:也称连续模,指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成形时要求克服翘曲变形问题,解决的办法通常是:第一步:利用第一个模具将产品冲压成型;第二步:利用另一个模具解决产品平整度的问题,将产品回压至合适尺寸。这就需要两个模具,造成工序冗余,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该模具是为了冲压要求平整度且不能有翘曲变形的产品,例如料桥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包括上模和面对所述上模的下模,所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设有一用于成形的第一工站和一用于回压的第二工站,所述第一工站和所述第二工站依次排列。
上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优选的,所述第一工站包括一第一上冲压块和面对所述第一上冲压块的第一下冲压块,所述第一上冲压块固接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下冲压块固接于所述下模。
上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冲压块上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4mm,所述第一下冲压块上设有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4mm,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相互匹配。
上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优选的,所述第二工站包括二第二上冲压块和面对所述第二上冲压块的第二下冲压块,所述第二上冲压块固接与所述上模,所述第二下冲压块固接于所述下模。
上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冲压块上设有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3mm,所述第二下冲压块上设有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为3mm,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相互匹配。
上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优选的,所述第一工站和所述第二工站之间的距离为10cm至100c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在传统的第一模具上增加一次回压工站,该一次回压工站消除材料因第一次成形,所产生的应力变形。使将冲压成型操作和回压操作可以在一个模具中完成,克服翘曲变形问题.将两个模具的操作在一个模具中完成,节约了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示意图;
图2为第一工站加工的产品示意图;
图3为第二工站加工的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包括上模和面对所述上模的下模,所述带有一次回压工站的电气控制柜料桥架模具设有一用于成形的第一工站和一用于回压的第二工站,所述第一工站和所述第二工站依次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