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太阳能设备配套的防冻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4973.7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眭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眭洪生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F24F13/02;F24D1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设备 配套 防冻 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与太阳能设备配套的防冻水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已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太阳能热水器中、太阳能暖气、太阳能空调等。这些设备都有户外水管,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存在水管易被冻结甚至冻裂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超导热管,由管壳、吸液新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空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发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热管超强导热性能使其导热系数是一般金属的一万倍左右,热管传导温度没有衰减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音速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太阳能设备配套的防冻水管,其防冻效果好,安装改进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与太阳能设备配套的防冻水管,包括水管,水管内设置有超导热管,所述超导热管的一端与热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超导热管的工作原理为:遇热而吸,遇冷而放,从而超导热管的一端从热源吸收热量,在水管内释放热量,使得水管内水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相同,只要热源有热量,水管就不会被冻。同时水管要做好外保温,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如果单根热管的长度不够,可以采用多根热管串联的方式进行热量的接力传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直接对现有已在使用的太阳能设备的水管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热源为太阳能设备的储热水箱。由于导热管的一端伸入设置在水箱内部,使得导热管将水箱内部的温度传递水管内,从而水管内的温度能保持与水箱内的温度一致,避免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管内的水被冻;同时伸入水箱内的导热管也可起到均匀水箱内部水温的作用,避免水箱内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用户先用的是温度低的水而不是温度高的水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超导热管为烧结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热水箱,2超导热管,3水管,4热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与太阳能设备配套的防冻水管,包括水管3,水管内设置有超导热管2,所述超导热管的一端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储热水箱1相连接,水管3与热水口4相连,超导热管2为烧结管。
本实用新型中,超导热管2的一端伸入到储热水箱1内,另一端伸至室内外水管接口处或热水口处,伸至室内外水管接口处可以保证室外水管不会被冻(室内水管一般不会被冻),但用热水时要先放掉一部分冷水,伸至热水口处可保证龙头一开即出热水。如果单根超导热管2的长度不够,可以采用多根超导热管2串联的方式,不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室外水管3要做好外保温,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工作时,热水由水箱1经水管3从热水口4放出,由于超导热管2的一端伸入设置在水箱1内部,使得超导热管2将水箱1内部的温度传递到水管3内,从而水管3内的温度能保持与水箱1内的温度一致,避免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管3内发生结冻;同时超导热管2也可起到均匀水箱1内部水温的作用;内部的毛细结构通过高温下铜粉烧结制造而成的烧结管,使得传递热量没有方向性,安装烧结管时不需要考虑管道的角度方向,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眭洪生,未经眭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4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柔性电路上的浮凸触点的电互连
- 下一篇:操作者控制的标测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