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5616.2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一;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之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路板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印刷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也变得越来越薄。另一方面,用于生产柔性电路板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于是为了提高基板的利用率,柔性电路板的排版正朝着极大化的方向发展。在龙门式湿制程处理线上使用的传统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支撑架,是采用的三边固定的方式。其具备锯齿状的下夹片和左右侧夹片,分别将柔性电路板的下边缘和左右两侧边缘加以固定,从而能将多片柔性电路板平行密集地排列在支撑架中。但对于尺寸特别大、并且很薄的柔性电路板来说,仅仅固定下边缘和左右两侧边缘是不够的,这些柔性电路板的刚度不足以支撑其自重,上部容易左右晃动相互贴合接触,造成产品报废。若采用专门用于生产超大、超薄型柔性电路板的水平电镀线设备来进行生产,则设备投资成本太高,产能也较低,经济效益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解决上述问题是,该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能稳固的支撑超大、超薄型柔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包含支撑架、由所述支撑架围成的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固定空间,所述支撑架包含:位于所述固定空间下方的至少一个条状的下夹片,该下夹片的上表面且呈锯齿形;分别位于所述固定空间两侧的至少一对条状的侧夹片,所述侧夹片的面朝所述固定空间的表面且呈锯齿形,且所述侧夹片上的锯齿与所述下夹片上的锯齿的凹陷位置逐一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还包含位于所述固定空间上方的条状的上夹片,该上夹片的下表面呈锯齿形,且该上夹片上的锯齿与所述下夹片上的锯齿的凹陷位置逐一对应,上夹片设有工作位置和拆卸位置,并能在该两位置间切换,所述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还包含将所述上夹片固定在所述工作位置上的锁定装置。
所述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还包含一根能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竖杆,该竖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夹片的一端部相固定连接、下端部与所述支撑架相绕竖直轴线转动地连接。
所述锁定装置为下端部与所述支撑架相固定连接的锁定杆,该锁定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夹片的另一端部相能拆卸地连接。
所述下夹片、所述侧夹片、所述上夹片均相互平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此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后的龙门式湿制程处理线可以处理厚度仅为0.4毫米,尺寸大小为21X24毫米的大型超薄柔性电路板,并且支撑和固定效果好,相邻的各片柔性电路板之间不会重叠接触,废品率大大下降。
2、新的悬挂方式能够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得更加牢固,在制作过程中设备的摇摆、振动、气动等机械力量能够被更有效地传递到柔性电路板上,从而提升处理品质。
3、此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的上、下板也十分方便,能够在7分钟的循环时间内完成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其中:1、支撑架;2、固定空间;3、下夹片;4、侧夹片;5、上夹片;6,竖杆;7,锁定杆;8、边框:9、支架;11、滑杆:12、紧定螺钉:13、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承载装置其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支撑架1围成了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固定空间2。支撑架1由纵向延伸的支架9以及依靠该支架9支撑的边框8构成。在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条状的下夹片3,该下夹片3的上表面呈锯齿形。在边框8的所在平面内,左右成对地设置有一对条状的侧夹片4,并且该侧夹片4的内侧表面均呈锯齿形。附图1中位于左侧的侧夹片4通过滑杆11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根据柔性电路板的宽度不同,可以调节左右两侧夹片4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吻合柔性电路板的宽度。侧夹片4上的锯齿与下夹片3上的锯齿,其凹陷部位的位置是逐一对应的,每一个凹陷部位中都恰好能插入一片柔性电路板。为了使柔性电路板插设得更稳固,下夹片3上的锯齿其凹陷部位的槽底呈水平,而侧夹片上的锯齿其凹陷部位F字形,通过将柔性电路板嵌在V形槽内的合适深度处,就能稳固地卡住不同厚月柔性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之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之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5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