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6141.9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义;曾锦春;王春生;杜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的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其性价比不断提高,导致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近一两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锂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性能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锂电池,其基本结构包括电芯,而电池电芯是由相互重叠或卷绕的极片构成,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敷在集流体表面上的极性涂料层,每个极片的边上设置有极耳,通常,极耳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极片上的。而常规的电池极片的焊接,是采用作为极耳的单层铝(镍)和单层铝(铜)直接焊接在极片上的。如图1所示,极耳金属片1′直接焊接在极片2′的极耳连接带21′上,也就是极耳金属片1′只与极耳连接带21′的一面焊接在一起的,目前这种极耳的焊接方式易造成极耳与极片之间焊接面连接少,虚焊多、电阻大、易形成应急力使极片断裂或脱落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结构,其可避免应急力使极片断裂或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极片结构,其包括极片及极耳,极耳固设在所述的极片的连接带上,其中:其还进一步包括有金属片,所述的金属片与极耳分别固设在所述的连接带的两侧。
优选地,上述的金属片与极耳分别焊接在所述的连接带的两侧。
优选地,上述的金属片与极片交叉设置。
优选地,上述的金属片与极片平行设置。
优选地,上述的金属片与极片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由于金属片与极耳分别固设在极片连接带的两侧,其可充分使极耳与极片的连接面大,增强了极片与极耳连接带的抗拉强度且可避免断片、脱焊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结构,其包括极耳1、极片2及金属片3,其中:
极片2是集流体和涂敷在集流体表面上的极性涂料层构成,极片的连接带21是没有涂覆极性涂料层的极片集流体的一部分。
极耳1是焊接在极片2的连接带21上。
金属片3是与极耳1的性质相同。
使用时,参考图3所示,将极耳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在连接带21的一面,金属片3也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在连接带21的另一面,极耳1与金属片3,其相对位置可以采用交叉设置,也可以采用交叉设置中的垂直设置,或者,其采用平行设置。其可增加与极片2的连接面,增强了极片2与极耳1的连接带21的抗拉强度且可避免断片、脱焊等现象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用极组结构
- 下一篇: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生长炉用上隔热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