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能组合式泡沫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6184.7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鹏;靳凯 |
主分类号: | A62C5/02 | 分类号: | A62C5/02;A62C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组合式 泡沫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是一种泡沫灭火设备,属于消防安全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除造成惨重的直接财产损失外,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密切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之大,往往是直接财产损失的数十倍。火灾还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这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因此,要加强对发生火灾后灭火装置的研究,而对灭火器结构的设计研究更是直接关系到灭火的效果。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采纳现有发泡器的种种优点、规避其种种缺点,独立研发了一种功能组合式发泡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组装成不同模式使用,结构简单,可以满足不同发泡倍数和流量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泡沫发生器所产生的泡沫具有大小均匀、质量稳定等特点,而装置本身也可以进行拆卸,便于清洗维护。具体应用时,只要直接将该发泡器连接到现有的供气和供液的动力装置,就可以产生泡沫,用于灭火。
现有的泡沫发生器具有如下缺陷:
1)无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改变发泡器结构,灭火效果不甚理想;
2)泡沫性状只能通过改变发泡原液配比调控,调控方法单一不灵活,泡沫性状改变效果不明显,流量也不易控制;
3)发泡器装置本身笨重不可拆卸,不易冲洗、携带,残留的发泡液添加剂等成分对发泡器本身有腐蚀作用,这会减短发泡器使用寿命,间接增加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组合式泡沫发生器。该发泡器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组装成不同模式使用,结构简单,可以满足不同发泡倍数和流量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泡沫发生器所产生的泡沫具有大小均匀、质量稳定等特点,而装置本身也可以进行拆卸,便于清洗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组成,入口段由进液口、进气口、进口腔组成;中间段由一个收缩段、一个喉管和一个扩散段组成,扩散段由一个逆向的收缩段组成,使用时用螺栓连接法兰,
组成模式1:进口段+收缩段+喉管+逆向收缩段+出口段。
组成模式2:进口段+收缩段+收缩段+出口段。
组成模式3:进口段+收缩段+出口段。
该实用新型优点主要为:
1>可以根据实际灭火情况或者在要求不同发泡倍数的情况下,灵活的对发泡装置进行组装成模式1、模式2、模式3,也可灵活的组装成其他模式,并结合着发泡液配比一起改变泡沫性状。具体应用时,只要直接将实用新型连接到现有的供气和供浆液的动力装置,就可以产生泡沫。
2>装置本身可拆卸,便于携带组装,也便于灭火后对装置本身的清洗保养,拆卸后也更利于保存,这也会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3>在装置部分磨损变形时,可以对该坏损部件局部更换,降低装置成本,延长使用时间。
进而产生适宜于具体火场情况的泡沫来灭火,具体使用时用配套螺栓连接法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中:1、进液口 2、进气口 3、进口腔 4、收缩段 5、喉管 6、出口段 7、出口 8、法兰 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1、组装泡沫发生器,安装步骤如下:
1)将中间段按实际要求用螺栓将法兰紧密连接,将现有供液管接到进液口1,将现有的供气体管接到进气口2,
2)将泡沫运输管道接到出口7,
3)将泡沫运输管道接到出料口。
2、工作发泡过程如下:
1)发泡液由进液口进入,承压气体(惰性气体、空气)由进气口进入,二者在进料腔中进行初步混合发泡;
2)初步发泡后的混合浆体进入中间段后,进一步混合后流经喉管,进行二次发泡;
3)二次发泡后的混合浆体进入混合腔,在此进行充分混合发泡产生泡沫;
4)最后泡沫由泡沫运输管道运输至火场灭火;
3、灭火完毕后冲洗步骤如下:
1)清水由进液口进入,而进气口由外接单向阀关闭,在出口处另接管道将冲洗液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鹏;靳凯,未经陈鹏;靳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