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6634.2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豪;陈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交叉 路口 设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结构,适用于城市道路的规划。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拥堵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经济上的损失,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无谓损失和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交通拥堵问题需要社会的综合治理。
交通拥堵带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问题,如:一、给出行者个人或团体带来不便,大大降低了预期效用,影响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二、城市机动车交通造成的污染约占整个城市污染的一半以上,交通堵塞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频繁的怠速、低速、加速、减速,加重了城区的空气污染;三、交通堵塞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无谓损失,它减少了社会总剩余,从而也降低了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水平。交通拥堵使交通参与者增加了时间成本和汽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结构,该路口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单位时间内车辆段流通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接的纵向道路与横向道路,各道路靠近路口段落的两旁侧设置有至少一条行车车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靠近路口段落的两旁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条行车车道,所述行车车道的外边缘与对应道路的外边缘设置有连接斜边。
所述道路交接的中部设置有红绿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方案很好了解决了现在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增加了绿灯时车的流通量,大大节约了广大市民等待红绿灯的时间,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为道路;2为行车车道;3为连接斜边;4为红绿灯;11为纵向道路;12为横向道路;13为道路靠近路口段落;14为道路外边缘;21为行车车道外边缘;①为1号路口;②为2号路口;③为3号路口;④为4号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一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接的纵向道路11与横向道路12,各道路1靠近路口段落13的两旁侧设置有至少一条行车车道2。
所述道路1靠近路口段落13的两旁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条行车车道2,所述行车车道2的外边缘21与对应道路1的外边缘14设置有连接斜边3。
所述道路1交接的中部设置有红绿灯4。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加设于纵、横向道路两边的行车车道至少比纵、横向道路上车道的0.5倍,如:假设原纵、横向道路上车道各位4车道,那么就在两旁各加设了至少2到形成车道。
该路口配合红绿灯闪烁的顺序可以提高车辆的流通量,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首先,对一号路口的车辆进行放行,当1号路口①的红灯亮起时,2号路口②前方可能还会有1号路口放行的车辆,所以下一步不对2号路口的车辆进行放行,对3号或4号路口的车辆进行放行,若对3号路口③的车辆进行放行,当3号路口的红灯亮起时,4号路口④前方可能还会有3号路口放行的车辆,所以下一步对2号路口进行放行,最后在放行4号路口,如此循环;若对4号路口的车辆进行放行,当4号路口的红灯亮起时,2号路口的左转的车辆无法快速的通行,所以我们先对3号路口进行放行,再对2号路口进行放行,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级窗户拉手
- 下一篇:一种精铝槽的内衬的侧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