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6998.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张志扬;李辉;王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桥 屏障 底部 防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污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
背景技术
交通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经过噪声敏感建筑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问题,声屏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道路以减少此类噪声污染问题的环保措施,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路等路段上。
高架路段的声屏障一般安装在防撞墙上。但是,目前道路的声屏障一般比公路建设滞后,大多数是在公路建设的后期进行安装,这导致其稳固性不好。另外,由于防撞墙的宽度有限,用于固定屏体固定架的安装螺栓无法与屏体的安装位置错开,安装螺栓的存在导致屏体底面无法紧贴防撞墙,而是与防撞墙之间留有3~5cm左右的空隙,这就带来了严重的底部漏声问题,大大降低了声屏障的隔声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屏体底部与防撞墙之间的空隙处安装一块钢挡板。但是,钢挡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漏声问题,增加钢挡板的声屏障隔声效果仍旧不好,而且不美观。另外,声屏障是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中使用,钢挡板容易因铆钉蚀而脱落,这将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量大,经常会因为维护不及时而出现声屏障严重漏声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隔声效果好且经久耐用的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声效果好且经久耐用的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其包括防撞墙、吸隔声屏体和屏体固定架,屏体固定架包括底板和H型钢,防撞墙的顶部开设有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底板安装槽的深度大于屏体安装槽的深度,防撞墙内预埋有多个地脚螺栓,屏体固定架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板安装槽内,吸隔声屏体安装在两H型钢之间,底部安装进屏体安装槽中并与防撞墙的顶部和屏体固定架的底板上表面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固定于底板安装槽时,上表面与屏体安装槽的底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隔声屏体的底部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底板安装槽与屏体安装槽重合处的地脚螺栓插入吸隔声屏体底部的螺栓安装孔,吸隔声屏体底部完全与屏体安装槽底面和底板上表面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撞墙的顶部还与防撞墙一体浇注有高于其他部分的隔声横梁,隔声横梁位于屏体安装槽的一侧并沿着防撞墙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好的吸隔声屏体前侧面边缘紧贴于隔声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屏体安装槽大致位于防撞墙的顶部中心并沿着防撞墙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安装槽在防撞墙上等间距排列,其宽度与防撞墙的宽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通过预设屏体安装槽和底板安装槽并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实现了吸隔声屏体与防撞墙和屏体固定架的无缝安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体底部空隙挡板隔声效果差和挡板易脱落带来漏声与后期维护的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且基本不需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防撞墙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撞墙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高架桥声屏障底部防漏声结构包括:防撞墙2、吸隔声屏体4和屏体固定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彭晓春;白中炎;钟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6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