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7032.9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李久学;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输和代步交通工具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电动三轮车出现后,市场上形成了电动三轮车和机动三轮车并存的局面。但是,无论是电动三轮车,还是机动三轮车,其三轮车车架均采用整体式结构,在转弯时,由于操作不慎或者车速过快,容易使三轮车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导致三轮车外侧后轮离开地面,甚至导致翻车危险,车辆行驶安全性大大降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强、行驶稳定、安全可靠的三轮车车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车架,包括主车架、副车架和车座,主车架由前车梁、车把、前叉和前车轮构成,副车架由后车梁、后车轮和后座构成;主车架与副车架通过前车梁与后车梁之间的扭杆组件相连,扭杆组件包括横轴、纵轴和安装在纵轴上的前轴承与后轴承,横轴固定安装在后车梁前端,横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与后轴承固连,前轴承与前车梁固连。
所述纵轴前端连接有扭簧,扭簧前端与前车梁固连。
所述车座下端与前车梁后端铰连,车座下面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下端连接在后车梁上。
所述后座后下方设有脚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车架、副车架和车座,主车架由前车梁、车把、前叉和前车轮构成,副车架由后车梁、后车轮和后座构成;主车架与副车架通过前车梁与后车梁之间的扭杆组件相连,扭杆组件包括横轴、纵轴和安装在纵轴上的前轴承与后轴承,横轴固定安装在后车梁前端,横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与后轴承固连,前轴承与前车梁固连,该车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实用性强,行驶稳定,安全可靠;转弯时,扭杆组件可使主车架和副车架在轴向上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以此抵消转弯时产生的侧倾力,防止行驶过程中发生车辆侧翻,从而保证整车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保证在任意车速及转弯角度下实现安全转弯行驶,提高行驶转弯的稳定性。
2、纵轴前端连接有扭簧,扭簧前端与前车梁固连,当完成转弯后,可使主车架迅速恢复为正常状态。
3、车座下端与前车梁后端铰连,车座下面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下端连接在后车梁上,大大减轻驾驶人员的颠簸感,可提高驾驶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可以为老人或幼童家长等特殊人群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行驶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扭杆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三轮车车架,其包括主车架1、副车架2和车座5,主车架1由前车梁11、车把12、前叉13和前车轮14构成,车把12与前车梁11相连,车把12下端连接前叉13,前车轮14安装在前叉13上;副车架2由后车梁21、后车轮22和后座23构成,后车轮22和后座23设置在后车梁21上,后座23的后下方设有脚踏板24,便于乘车人员上车,可提高乘车人员乘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了减轻驾驶人员的颠簸感,提高驾驶舒适度,车座5下端与前车梁11后端铰连,在车座5下面连接有减震弹簧3,减震弹簧3下端连接在后车梁21上。
主车架1与副车架2通过前车梁11与后车梁21之间的扭杆组件4相连,扭杆组件4包括横轴42、纵轴45和安装在纵轴45上的前轴承44与后轴承43,横轴42固定安装在后车梁21的前端,横轴42上套设有轴套41,轴套41与后轴承43固连,前轴承44与前车梁11固连。在纵轴45前端连接有扭簧46,扭簧46的前端与前车梁11固连。
主车架1和副车架2通过扭杆组件4相连,使主车架1和副车架2在轴向上可以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扭杆组件4的力矩和减震弹簧3的力矩随主车架1和副车架2相对转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而行驶速度、驾乘人员体重和转弯角度也是诱发侧倾力的重要因素。在车辆直线行驶时,扭杆组件4和减震弹簧3只对主车架1和副车架2起连接和减少震动的作用。当车辆转弯时,由于驾乘人员的体重、车速和转弯角度产生的侧倾力大于扭杆组件4和减震弹簧3的力矩,此时主车架1发生侧倾,当侧倾到驾乘人员的体重、车速和转弯角度产生的侧倾力等于扭杆组件4和减震弹簧3的力矩时,保持此种状态,进行转弯,当完成转弯后,主车架1恢复为正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7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