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7140.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君;黄克信;寻凯;邹生强;缪谦;江明;胡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拆分 标准 | ||
1.一种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包括顶部拉板、上端节、标准节、下端节及底托,在底托上连接有下端节,下端节的顶端连接有标准节,标准节的顶端连接有上端节,上端节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拉板,抱杆各部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标准节由包括构成该标准节四个侧面的四个标准节片和三个稳定框通过绞制孔螺栓连接组成,所述的四个标准节片相互连接成为四边形截面框架,所述三个稳定框分别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截面框架的两端和中间,通过铰制孔螺栓与四边形截面框架的连接,所述标准节片的平面与所述稳定框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标准节片为钢材制造,其重量为22-28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标准节片包括一根杆状主材,在所述杆状主材的一侧固联若干腹杆的一端,该若干腹杆的另一端设置与另一标准节片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杆状主材的相垂直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腹杆上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准节片主材的上下两端固接连接端头,其上设有螺栓孔,用以通过其上的螺栓孔连接相应的所述稳定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材一侧固联两组腹杆,每组腹杆的另一端固联腹板连接板,所述主材相互垂直的所述另一侧固联主材连接板,所述腹板连接板和主材连接板上设有相应的所述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组腹杆之间的所述主材上固联稳定框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片主材为角钢,和/或,所述稳定框由角钢焊接而成,其四角与所述主材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腹杆可以包括一根标准节横腹杆和两个标准节斜腹杆,每组所述腹杆中的所述标准节横腹杆和所述斜腹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主材一侧,其中,所述标准节横腹杆与所述主材垂直地设置,两根所述斜腹杆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横腹杆的两侧,两所述斜腹杆的另一端向所述横腹杆的另一端靠拢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标准节横腹板和两根所述斜腹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腹板连接板上,所述主材与设置所述腹杆一侧面对应垂直的另一侧面焊接有所述主材连接板,所述腹板连接板和所述主材连接板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以使得将带有所述腹杆和所述主材连接板的四个所述标准节片连接成所述四边形截面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框由四根斜杆和四根横杆焊接而成,两两相邻的横杆垂直设置,一根所述斜杆的两端分别固联在该两根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的两端焊接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与所述标准节片的主材上设置的所述连接端头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框由四根斜杆和四根横杆焊接而成,两两相邻的横杆垂直设置,一根所述斜杆的两端分别固联在该两根所述横杆上;所述横杆的两端焊接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与所述标准节片的主材上设置的所述连接端头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设置在该加强板上,该加强板的中心有螺栓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设置在该加强板上,该加强板的中心有螺栓孔。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抱杆,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标准节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在设于一个所述标准节上下两端的稳定框上的四角上分别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一个角型法兰,每个角型法兰的竖直方向上设有一孔,上下相邻的两个标准节的相应处的角型法兰上的所述孔对齐,通过穿设其中的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71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复合烟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