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钡灌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7161.8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杜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辰;代桂珍;刘昌英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放射科用钡灌肠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机器价格贵,特别是乡镇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因资金短缺,购置机器难度较大,尤其是钡灌肠病人因其数量较少,购置一台专用灌肠设备使用率较低,易造成闲置浪费。基层医院常用传统吊桶式钡灌肠装置,把一圆桶吊起,底下打一圆形开口,接上肛管,利用重力作用灌肠,使用方便,但它最大缺点是不能向结肠内注气以起到气钡双对比造影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向结肠内注气以起到气钡双对比造影的作用,灌肠效果好,设计简单实用,取材方便和节省医院购置设备资金的简易钡灌肠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是:一种简易钡灌肠器,包括瓶体和安装在瓶体口部上的瓶塞,在所述的瓶体内盛放有硫酸钡混悬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硬质管和短硬质管,所述长硬质管的一端和短硬质管的一端分别穿过瓶塞至瓶体内部,且所述的长硬质管伸至硫酸钡混悬液液面以下,所述的短硬质管位于硫酸钡混悬液液面以上,所述长硬质管的另一端与短硬质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瓶体外部的橡胶管和充气球囊连接。
所述的橡胶管通过接头与肛管连接。
所述的短硬质管与充气球囊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的瓶体为广口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向结肠内注气以起到气钡双对比造影的作用,灌肠效果好,设计简单实用,取材方便,节省医院购置设备资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钡灌肠器,包括瓶体1和安装在瓶体1口部上的瓶塞3,在所述的瓶体1内盛放有硫酸钡混悬液2,还包括长硬质管4和短硬质管5,所述长硬质管4的一端和短硬质管5的一端分别穿过瓶塞3至瓶体1内部,且所述的长硬质管4伸至硫酸钡混悬液2液面以下,所述的短硬质管5位于硫酸钡混悬液2液面以上,所述长硬质管4的另一端与短硬质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瓶体1外部的橡胶管6和充气球囊10连接。
所述的橡胶管6还可以通过接头7与肛管8连接,所述的短硬质管5与充气球囊10通过软管9连接。
其中,瓶体1为容纳1000ml硫酸钡混悬液2的广口瓶,长硬质管4的一端伸入硫酸钡混悬液2以下距瓶体1瓶底约0.5cm处,另一端(外端)露出瓶塞32.5cm,至少50cm橡胶软管6通过接头7接肛管8;短硬质管5的一端(下端)超过瓶塞下缘约1cm,位于硫酸钡混悬液2液面以上,另一端(上端)露出瓶塞2.5cm,延续连接15cm软管9,然后连接充气球囊10。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拔掉瓶塞3,在广口瓶1内装入硫酸钡混悬液2,塞入瓶塞3,该瓶塞3为双孔塞,以便插入长硬质管4和短硬质管5,检查长硬质管4和短硬质管5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将软管接头7、肛管8、软管9及充气球囊10分别连接上,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使用时肛管8插入肛门,用充气球囊(10)向瓶体1内打入空气加压,硫酸钡混悬液2便不断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结肠内,硫酸钡混悬液2抽吸完后,可再向瓶体1内注入适量气体,这些气体随即进入结肠内,形成气钡双对比造影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辰;代桂珍;刘昌英,未经杜辰;代桂珍;刘昌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7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