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臭氧发生管及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7639.7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方俊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胡杰 |
地址: | 51045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臭氧 发生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放电法制备臭氧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冷臭氧发生管及一种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式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管、电源、气源装置及电控装置等,其中,臭氧发生管主要由外电极、内电极、介电体、下法兰盘及上法兰盘组成,介电体设于该外电极和该内电极之间,且与该外电极之间留有间隙,用来使内电极体和外电极放电产生臭氧。下法兰盘固定在该外电极的上端,上法兰盘由橡胶材料制成,且与下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装配在一起。由于在工作时,内电极与外电极构成放电间隙和工频电弧燃烧间隙,容易使上法兰盘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上法兰盘烧坏的风冷臭氧发生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冷臭氧发生管的风冷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臭氧发生管,其包括外电极、内电极、介电体、下法兰盘及上法兰盘,介电体设于该外电极和该内电极之间,且与该外电极之间留有间隙,在该外电极上设有与该间隙相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该下法兰盘固定在该外电极的上端,该上法兰盘由橡胶材料制成,且与该下法兰盘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装配在一起,还包括导电体,该导电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介电体内,第二端从所述介电体的上端开口和所述上法兰盘的中心孔穿出与所述外电极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法兰盘和所述螺栓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体的第二端与位于所述上法兰盘之上的所述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体的第一端呈环状且与所述介电体的内壁靠近或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高压连接导线,该高压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内电极连接,另一端从所述介电体的上端开口和所述上法兰盘的中心孔穿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高压连接导线上套设有绝缘管,该绝缘管的上端从所述介电体的上端开口和所述上法兰盘的中心孔伸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陶瓷条,该固定陶瓷条固定在所述上法兰盘的上方,在该固定陶瓷条上设有与上法兰盘的中心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绝缘管的上端穿过该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上法兰盘相对于该下法兰盘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与下法兰盘的表面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介电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该介电体的上端穿过所述密封圈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与密封圈密封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包括径向靠内的内凹槽部分和径向靠外的外凹槽部分,该内凹槽部分的轴向深度大于该外凹槽部分的轴向深度,所述介电体的上端插入该内凹槽部分内,所述密封圈位于该外凹槽部分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外电极的内底部沿周向设有至少3个定位弹簧,所述介电体的下端固定于该定位弹簧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臭氧发生器,其具有上述风冷臭氧发生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臭氧发生管设有导电体,导电体的一端位于介电体内,另一端从缓冲垫穿出与外电极(低压电机)接触,从而将低电位引入介电体内并与内电极(高压电极)构成放电间隙和电弧燃烧间隙,使高压放电发生在内电极与导电体之间,进而保护上法兰盘免于烧伤损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臭氧发生管,在高压连接导线上套设有绝缘管,避免在高压连接导线与外电极之间构成放电间隙和电弧燃烧间隙,使高压连接导线上的绝缘层烧伤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臭氧发生管,其介电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并伸出外电极,同时,外电极与介电体之间的间隙的上端开口通过密封圈密封,这样回水就不会进入介电体内,从而避免了因回水进入介电体内而导致臭氧发生器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冷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中P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电极、1a-进气口、1b-出气口、2-内电极、3-介电体、4-下法兰盘、5-上法兰盘、5a-凹槽、6-螺栓、7-螺母、8-密封圈、9-高压连接导线、10-绝缘管、11-定位弹簧、12-散热片、13-间隙、14-固定陶瓷条、15-导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方俊,未经朱方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7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盘式柱塞泵的滑靴的研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含汽饮料、啤酒易拉罐灌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