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8580.3 | 申请日: | 201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勇;高浩亮;薛广礼;杜淼;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奥益达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天然气 生产 管线 气流 作用 发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包括煤炭燃烧和天然气燃烧发电两种)、太阳能发电、核电等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其中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火力发电机组和核电机组都是较为大型的设备,在我国主要有国家来投资建设,应用大功率发电机,发出的电供全民大范围使用。
但在有些特殊地方,如我国的新疆和内蒙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人口稀少,铺架电线成本过高,从而使电量无法输送,就导致这些地区无电可用。但这些地区却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在资源的开采、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电能。在天然气开采区,由于电能缺乏,影响了对天然气资源开发产生能力。在天然气资源的开采输送过程中,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剩余动力能量。如能利用天然气资源开采输送过程中剩余的动力能量进行发电,将会解决这些地区的用电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该发电设备能够实现在天然气上产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发电,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天然气生产管线中的非导磁材料管道,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气口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一,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内且位于所述出气口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二,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内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包括中心轴和设置在中心轴上的多个涡轮叶片,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支撑架一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与支撑架二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上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的外表面与非导磁材料管道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非导磁材料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永久磁铁的上方,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绕组。
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上安装有轴承一,所述支撑架二上安装有轴承二,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轴承一相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与轴承二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孔径由外至内逐渐减小,所述出气口的孔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
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包括外表面紧贴在非导磁材料管道内壁上的外圈一和设置在外圈一中心的内圈一,所述外圈一和内圈一通过多个连接杆一连接;所述支撑架二包括外表面紧贴在非导磁材料管道内壁上的外圈二和设置在外圈二中心的内圈二,所述外圈二和内圈二通过多个连接杆二连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连接杆一互成120°夹角;所述连接杆二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连接杆二互成120°夹角。
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然气生产管线气流作用的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片一体成型设置在中心轴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天然气带动设置在非导磁材料管道内的涡轮转动,从而带动永久磁铁转动,使得非导磁材料管道外的线圈绕组切割磁力线,从而在天然气上产过程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发电,高效无污染。
3、本实用新型的非导磁材料管道设计为变径管,使得天然气减压增速,提高了天然气的流速,从而加快了涡轮的旋转,提高了线圈绕组切割磁力线的速度。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大大缓解气井井场缺电的问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线圈绕组相接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非导磁材料管道; 1-1-进气口; 1-2-出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奥益达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奥益达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机房实时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手机开门的系统及开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