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8792.1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忠;黄桂明;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40;H01B3/30;H01B3/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汽车 器用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用于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绕组,是一种新型的漆包绕组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包线生产技术,一般是导体上刷涂上一层或二层高耐热性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绝缘层,焊接时需要去除绝缘膜,不能直接焊接,生产效率较低。
现有漆包线生产工艺,一般在绝缘层涂敷完成后,再涂上薄薄一层润滑油,绕制绕组后润滑油易受热挥发迁移到继电器触点上,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绝缘性物质,导致继电器工作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为一种新型的自润滑漆包线,既大幅减少漆包线润滑油涂敷量,又让漆包线表面具有自润滑性,适合高速自动化绕线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包括有金属导体芯线、底涂层和外涂层;其中,所述底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树脂层,所述外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层或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外涂层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
所述金属导体芯线为纯铜线或铜合金线或铝线或铜包铝线。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接枝到外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均相混合到外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大分子聚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乙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所述外涂层厚度范围为:1~2μm。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涂层和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为0.15%~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由于底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树脂层,外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层或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外涂层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金属导体芯线为纯铜线或铜合金线或铝线或铜包铝线;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涂层和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为0.15%~5.0%。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具有400~430℃直接焊接性能,也具有氩弧焊特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绕线作业速度能从6000~12000rpm提高到20000~25000rpm,适合高速自动化绕线作业,显著提高汽车继电器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组装的绕组工作时,挥发性气体更少,明显降低金属件导通故障率,提高汽车继电器元器件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金属导体芯线,2、底涂层,3、外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包括有金属导体芯线1、底涂层2和外涂层3;其中,所述底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树脂层,所述外涂层为耐热性聚氨酯层或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层;外涂层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
所述金属导体芯线为纯铜线或铜合金线或铝线或铜包铝线。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接枝到外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均相混合到外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大分子聚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乙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所述外涂层厚度范围为:1~2μm。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涂层和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为0.15%~5.0%。
本实用新型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用漆包线的温度指数为200的漆包线产品,采用温度指数200的直焊性耐热聚氨酯树脂作底涂层,接枝或混合具有趋肤效应润滑材料(大分子聚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聚氨酯或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外涂层,不仅保留了绝缘层的耐热性和直焊性,而且绝缘层外表面具有自润滑性,既提高了插入式汽车继电器生产效率,还提高了插入式汽车继电器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板模的前模斜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材背栓钻孔机的偏心扩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