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8800.2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彭强;徐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交流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配电箱。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箱分属低压电器设备,主要包括机箱、底板和电器元件。一般用于工矿企业、通信基站、通信机房、高层建筑和生产现场的变电室,作集中配电和供电之用。其工作条件为交流频率50Hz,额定工作电压AC380V三相/220V单相,额定电流100A。传统的配电箱存在以下缺点:
1、维护非常不方便,由于传统的配电箱装配时,是在底板上划线、钻孔、装配电器元件,然后整板使用垫柱,固定在箱体背板上。这样,当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底板的布局不便调整,空缺孔位容易外露,甚至因调整不当造成原材料浪费。显然,该固定式装配不灵活,不美观;
2、需专业人员维护,由于维修时,所有电器元件都暴露在外面,非专业人员很容易操作出错,导致事故。近几年,随着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移动基站遍地开花,配电箱的使用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专业人员的数量已不能满足交流箱增长的数量。一些地区,配电箱的使用已由原先的专业人员普及到非专业人员,这样就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新型结构的交流配电箱。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配电箱,包括:机箱、底板和电器元件,所述底板为组合式结构,至少由两块安装板组成,该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机箱内,所述电器元件分别对应安装在安装板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箱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内立柱,所述安装板固定在该内立柱上,这样所述安装板可根据实际需要上下调整安装位置;同时,所述安装板为通用件,一次性加工成型,这样,安装板的数量可增可减,安装板上的电器元件可多可少,十分灵活。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箱内设有上下依次布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该上面板和下面板通过托衬组件固定在机箱内,这样,可将专业操作区和非专业操作区隔离开来,既保护了专业区域的安全,又方便非专业人员直接面板操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箱的箱门上对应的位置设有表头防护盒,该表头防护盒用于防护电流表、电压表、转换开关和指示灯的外露接点,避免由碰触或误操作引发电源开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操作方便,维护容易且操作更安装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箱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箱1,底板2,安装板21,电器元件3,内立柱4,上面板5,下面板6,托衬组件7,表头防护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配电箱,包括:机箱1、底板2和电器元件3,所述底板2为组合式结构,由四块安装板21组成,当然也可以是一块,该安装板21分别安装在所述机箱1内,所述电器元件3分别对应安装在安装板21上。所述机箱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排内立柱4,该内立柱4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所述安装板21通过螺钉或其它零件固定在该内立柱4上,这样所述安装板21可根据实际需要上下调整安装位置;同时,所述安装板21为通用件,一次性加工成型,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安装板21的数量,安装板21上的电器元件3的数量也可多可少,配置十分灵活(参见图4和图5)。
如图2所示,所述机箱1内设有上下依次布置的上面板5和下面板6,该上面板5和下面板6通过托衬组件7固定在机箱内(参见图4和图5),这样,可将专业操作区和非专业操作区隔离开来,既保护了专业区域的安全,又方便非专业人员直接面板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机箱1的箱门上对应的位置设有表头防护盒8,该表头防护盒8用于防护电流表、电压表、转换开关和指示灯的外露接点,避免由碰触或误操作引发电源开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