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轴分组转向联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9029.0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少雄;吴德旭;王新郧;周跃良;王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15/00 | 分类号: | B62D15/00;B6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组 转向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轴车辆的转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轴分组转向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运输的效率,运载工具向多轴超长发展。为减小多轴长轴距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后几轴车轮常具有转向功能。常见的多轴分组转向装置是将转向车轮分为两组,前几轴转向轮为前组,并用机械杆系连接起来,后几轴转向轮为后组,也用机械杆系连接起来。车辆采用双回路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一个回路与前组的助力缸连接,另一个回路与后组的助力缸连接,转向器的输出摇臂与前组杆系用直拉杆连接。前后组车轮杆系之间用一套联动装置连接,联动装置包括前组联动缸、后组联动缸、以及一套控制联动缸是否工作的联动控制阀,前组联动缸、后组联动缸都安装在靠近瞬心轴的转向桥上。这种转向系统实现两种转向功能: 正常行驶时,联动缸不工作,前组车轮转向,后组车轮不转向,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好;通过小直径弯道时,联动缸工作,前组车轮转向,后组车轮按固定比例反向转向。
为了避免转向时由于各转向轮转角关系不协调导致附加阻力增加和轮胎过快磨损,要求各转向车轮绕同一瞬时中心作无滑纯滚动。对于多轴分组转向装置来说,则要求前后组车轮转角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上述的装置中,后组联动缸是直接与转向桥上的转向桥节臂相连,这样组成的装置的联动比只能是有级的,且级差较大,且由于联动缸受密封件的规格、缸径和杆径的比例关系的限制,会导致实际转角关系与理论转角关系存在较大的偏差。另外,由于现有系统不是按照稳健性设计技术开发的,在开发新系统时,类似联动缸的产品需要重新设计,导致开发工作量增大,零部件产品的种类增多。像联动缸这种产品,加工难度大,供货周期长,品种增加后,不利于组织采购,也不利于生产组织,在增加采购成本的同时,增加生产和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联动比的无级调整的多轴分组转向联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轴分组转向联动装置,包括前组联动缸,后组联动缸以及控制两组联动缸的联动控制阀, 前组联动缸传动臂直接与前转向桥上的前转向桥节臂相连,其特征是,还包括转向中间支座,转向中间支座两端分别有花键轴,转向中间支座其中一端的花键轴与后组联动缸传动臂连接,另一端的花键轴与后组转向中间臂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臂的长度和初始转角,能实现联动比的无级调整,降低车轮的转角偏差,提高系统可靠性。新装置提高转向联动机构对类似一组产品的适应性,能够实现很好的调整性。同时减少了难加工零件的品种,提高了系列产品的通用化程度,为稳健性设计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械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转向支座的局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部分原理图。
图中:1为前组联动缸、2为后组联动缸、3为后组联动缸传动臂、4为转向中间支座、5为后组转向中间臂、6为联动控制阀、7为前转向桥、8为前转向桥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轴分组转向联动装置,包括前组联动缸1,后组联动缸2,以及联动控制阀6,其中前组联动缸1直接与前转向桥7的前转向桥节臂8相连;如图2所示,转向中间支座4两端分别有花键轴,转向中间支座4其中一端的花键轴与后组联动缸2的后组联动缸传动臂3连接,另一端的花键轴与转向桥上后组转向中间臂5相连;如图3所示,前组联动缸1和后组联动缸2的有杆腔通过三通管接头及油管相连,三通管接头将油路接到联动控制阀6的油口上,前组联动缸1和后组联动缸2的无杆腔用相同的方法连接。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联动控制阀6未工作时,前组联动缸1和后组联动缸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路相通,并与油箱相连,此时,前后组车轮的机械联系断开,系统实现前组转向功能;联动控制阀6工作时,前、后组联动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路断开,实现了前、后组联动缸的机械联系,前后组车轮的机械联系建立,系统实现前后组反向转向功能。
本实施例由于后组联动缸与中间支座连接后再与车桥连接,通过改变臂的长度和初始转角,能实现联动比的无级调整,降低车轮的转角偏差,提高系统可靠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石英玻璃基板的处理
- 下一篇:燃料输送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