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烟气脱除二氧化硫和二噁英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295.3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钰;叶猛;徐文青;王雪;李玉然;荆鹏飞;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B01D5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脱除 二氧化硫 二噁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脱二噁英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SO2)和二噁英是钢铁烧结机烟气中两种主要的污染物。我国钢铁行业SO2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工业和工业锅炉,居第三位,钢铁行业排放的SO2中50%-70%来自烧结工序,烧结烟气SO2减排已成为我国SO2排放控制的重点。二噁英类污染物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明确要求控制和减排的有机污染物。我国已于2004年11月11日开始正式履行公约。据2004年数据表明我国钢铁企业大气二噁英排放量1673.4gTEQ,占全国大气二噁英排放量33%,而在钢铁企业排放的这部分二噁英中90%来自烧结工序,烧结烟气是二噁英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对烧结机烟气污染现状日益重视,为控制污染物排放,国家环保部新制定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颁布实施,其中增加了限制二噁英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烧结烟气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对粉尘、SO2污染治理,变为对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因此对脱除烧结烟气中SO2和二噁英类污染物脱除技术与装置便有了迫切需要。
但是,国内用于同时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含有的SO2和二噁英的装置和技术缺乏。
对于单独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SO2的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已在烧结烟气脱硫领域得到应用,发明专利号为200610072800.X,名称为“一种干式内外双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的申请公布了可用于烧结烟气脱硫的一种干式内外双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通过扰流板强化循环流化床内循环,通过旋风分离器及返料装置完成外循环,利用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延长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但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单一污染物SO2脱除,没有考虑同时对二噁英的协同脱除。
国内对于单独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二噁英脱除装置几乎空白,某钢铁企业建立 的现有唯一一套脱除二噁英的示范装置主要采用在袋式除尘器前喷注活性炭/焦,实现对二噁英脱除,但是这种方法受袋式除尘器滤袋易破损限制,因此需要及时更换滤袋这就给脱除二噁英带来很多不便。
目前,国外对脱除钢铁烧结烟气中的SO2和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技术主要有日本钢铁公司开发的活性炭或活性焦(活性炭/焦)吸附技术及欧洲奥钢联开发的MEROS技术。日本的活性炭/焦联合脱除工艺主要由吸收、解析和硫回收三部分组成,主要装置包括:吸收塔、解吸塔、还原反应器、烟气清洁器等。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温度在120℃-160℃之间时具有最高脱除效率,吸附污染物的活性炭/焦在解吸塔中解吸,产生可出售的副产品如硫酸等。活性炭/焦工艺复杂,解吸过程能耗大,活性炭/焦易自燃,系统投资、运行费用非常高。所述欧洲的MEROS技术用于去除烧结烟气二氧化硫、二噁英工艺,该技术中采用碳基吸附剂和脱硫剂(小苏打或熟石灰)被逆向喷吹到烧结废气流中以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成分,废气经过调节反应器,喷水进行冷却和加湿,以加快去除SO2和其它酸性气体成分的反应速度,离开调节反应器的废气流通过布袋过滤器以分离灰尘,MEROS缺点是脱硫效率不高,加消石灰在钙硫比为4的情况下脱硫率才能达到80%;加碳酸氢钠脱硫率可达到80%-85%,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国内外现有技术针对脱硫和脱二噁英混合烟气的装置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及现有技术单独脱除SO2和二噁英的装置也是存在各自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铁烧结烟气脱除SO2和二噁英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和脱二噁英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循环流化床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正实同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用真空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