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输液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313.8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活医药耗材(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1103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膜,尤其是一种医用输液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输液包装大部分为玻璃瓶,也有极少数塑料瓶、PVC输液膜、普通非PVC输液膜包装。因玻璃瓶或塑料瓶是刚性的,必须补充空气才能使药液顺利滴注,空气中的微生物(结核杆菌、SARS病毒等)和尘埃很容易污染药物,且微生物可造成相互交叉感染,尘埃可阻塞几微米粗的毛细血管,造成血栓,严重的引起静脉炎和肺动脉炎,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另外玻璃瓶形状一定,体积和密度大,运输时易破碎,仓储占地面积大,给输液病人增加成本。
现在研究生产出一种PVC输液膜,这种输液膜的缺点是:PVC输液膜中含有聚氯乙烯单体,不利于人体的健康;PVC输液膜在生产过程中为改变其性能加入增塑剂,在其使用过程中可能有增塑剂溶出,增塑剂是一种有害物质并可释放雌性激素,接触增塑剂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PVC输液膜耐热性差,消毒温度只能控制在110摄氏度以下,温度再升高,袋子易产生变形爆裂,不能达到无菌保证要求;PVC输液膜所包装的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部分药液可能会与PVC输液膜发生反应,而导致药品变质不能使用,另PVC输液膜会对药物产生吸附而降低效用;PVC输液膜对氧气和水蒸气的透过量极大,阻隔性很差,因而所包装的药品有效期仅为三个月。
普通非PVC输液膜对氧气和水蒸气的透过量较高,不能应用于营养输液、血浆代用输液、治疗型输液等方面,导致上述输液市场占有量极低,无法满足人们在保健和治疗方面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性能好的医用输液薄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医用输液薄膜,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聚丙烯层、共聚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和乙烯-乙烯共聚物层。
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30μm。
所述共聚乙烯层的厚度为25μm。
所述茂金属乙烯层的厚度为200μm。
所述乙烯-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20μm。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输液薄膜,聚丙烯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共聚乙烯层用于粘接聚丙烯层和茂金属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水蒸气、氧气、氮气的作用,乙烯-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氧气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对水蒸气、氧气、氮气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输液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输液薄膜,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聚丙烯层1、共聚乙烯层2、茂金属乙烯层3和乙烯-乙烯共聚物层4。
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30μm。
所述共聚乙烯层的厚度为25μm。
所述茂金属乙烯层的厚度为200μm。
所述乙烯-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20μm。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输液薄膜,聚丙烯层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共聚乙烯层用于粘接聚丙烯层和茂金属乙烯层,茂金属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水蒸气、氧气、氮气的作用,乙烯-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阻隔氧气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输液药物无任何副作用,对水蒸气、氧气、氮气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活医药耗材(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朗活医药耗材(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金属管喷漆装置
- 下一篇:纤维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