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闸门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219514.8 申请日: 2011-06-27
公开(公告)号: CN202170501U 公开(公告)日: 2012-03-21
发明(设计)人: 谭周亮;李久安;李旭东;谢翼飞;彭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E02B7/22 分类号: E02B7/22;E02B5/08;E02B8/02;E02B15/10
代理公司: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代理人: 肖国华
地址: 610041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闸门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与安全技术领域,涉及河道闸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阻断拦截、分离收集环境污染事故中难溶性液态污染物,拦截、清除城镇河道漂浮物及河底淤泥的多功能闸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镇河道污染日益严重,一方面是由于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另一方面是降雨所引起的径流污染。此外,居民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树叶等也部分地进入河道,造成河道上漂浮物众多,河道淤泥沉积,原本干净的河道变成了臭水沟,已影响河道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河道沿线居民深受其害,反映强烈,媒体也多次报道,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河道清理。目前,对这类河道的清理已有浮式拦污排(申请(专利)号:CN200820053344.9,公开(公告)号:CN201209247),打捞船(申请(专利)号:CN201020290072.1,公开(公告)号:CN201816724U)等方法。但这些办法处理功能多较为单一、耗能高、浪费人力等缺点。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重大泄漏或爆炸引起的难溶性液态污染物污染事故,如2009年12月中石油渭南柴油泄漏事故;2011年3月河南新乡卫辉市同达化工有限公司二氯甲烷等爆炸事故。国内外研究表明,事故发生后污染物的有效阻隔与拦截是事故应急处理的首要任务。发达国家对液态污染物的就地阻隔与拦截进行了很多研究,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了泥浆坝、泥-斑脱土坝等物理拦截技术。国内,对海上油类拦截已有相关专利,如:一种自动充气式围油栏(申请(专利)号:CN200920216390.0,公开(公告)号:CN201531015U);吸油索(申请(专利)号,CN200830061322.2,公开(公告)号:CN300946180)等。但这些专利适用于海面污染源向四周扩散的场景,对污染物进入河道或厂区内排污沟的场景则不太适应。针对这种场景,国内目前主要是借用已有闸门、构筑土坝或活性炭堤坝拦截等简易技术来实现污染物的拦截阻隔。这些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阻断拦截的作用,但其仅仅是对污染物的短暂简易拦截,存在工程量大、操作复杂、不利于污染物的后续处理、无法有效阻断拦截流量大的液态污染物等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闸门在河道截污、污染事故拦截等方面已有成功应用,但目前存在功能单一、效率低下、无法灵活应对各类污染场景等问题。如何结合不同污染物的理化特征,集成已有物理除污技术,研发多功能闸门用于污染治理和突发污染事故处理是该领域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闸门系统,该系统具有阻断拦截、分离收集污染物,拦截、清除河道漂浮物及河底淤泥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闸门系统包括闸体、闸门制动装置、导流管、收集槽、液位传感器、自动调节阀、收集液导出泵及收集液暂储池等构件。各构件的连接方式为:闸门制动装置(7)位于闸体(10)上部;导流管(4)位于闸体(10)中部,其迎水面与一段软管连接;闸体上有两个挂钩(5)和(12),用于固定上述软管;自动调节阀(13)安装于背水面的导流管上,通过调节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闸门前的水位;液位传感器(3)位于闸体上部;轻质污染物收集槽(2)位于闸体迎水面上部,收集槽内装有液位传感器(9);轻质污染物收集槽(2)内还固定有与收集液导出泵(17)相连的水管(1);重质污染物收集槽(16)位于闸体前河道底部的迎水面,收集槽内装有液位传感器(6);在重质污染物收集槽(16)内还固定有与泵(18)相连的水管(14);收集液暂储池(8)位于多功能闸门的岸边,用于收集轻质和重质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厂区及工业园区时,其主要是发挥阻断拦截、分离收集环境污染事故中难溶性液态污染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相关应急设施的不足,它的推广和应用能极大地控制厂区及工业园区事故污染面的扩大,其优点主要有:

1、具有同时阻隔拦截、分离及收集污染物的功能;

2、该多功能闸门系统能实现半自动与手动运行,具有反应灵活、速度快的优点,适应多种突发污染事故场景;

3、该多功能闸门系统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能极大地缩短操作人员与污染物接触时间与机会,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城镇河道上时,主要发挥其拦截清除河道漂浮物及部分地清除河底淤泥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就能达到净化河道及周边环境,延长河道清淤周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