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936.5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生;周年庆;朱月萱;邱思妍;赵清清;武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灌溉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不需要借助外界能源而实现自动完成水田灌溉的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田灌溉操作大多是用人工打开或堵塞田埂上的口子,即将水渠挖开(或堵上)一缺口,以达到向水田放水或停止放水的目的。此种水田灌溉控制方式需要反复劳作,费力费时费水,不能够更科学的进行耕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借助外界能源而能够自动放水和停止放水的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带杆臂的浮球,所述自带杆臂的浮球通过可调螺母与折形杆臂连接,折形杆臂与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母盖通过固定螺杆连接,折形杆臂可绕固定螺杆自由转动一定角度,折形杆臂上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穿过固定架和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母盖,大螺母盖安装在进水管端部,其内侧设有E形止水橡皮,进水管道的侧壁设有出水管道,所述E形止水橡皮的侧边位于出水管道端口上。
所述进水管道内设有拦污栅。
所述进水管道进水截面的外侧带有螺丝口而内侧呈圆锥形逐渐缩小,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帽盖安装在进水管道的外侧螺丝口上。
所述E形止水橡皮安置于进水管道内侧呈圆锥形的管道与活塞的大头端部之间,同时固定架控制E形止水橡皮的两端位移;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进出水端部均设有拦污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不需要借助外界能源而能够自动放水和停止放水,不需要人工反复劳作,灌溉的水位可以通过该装置进行设置,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取材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自带杆臂的浮球1、折形杆臂2、活塞3、固定架4、E形止水橡皮5、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帽盖6、进水管道7、出水管道8、进出水管道端部的拦污栅9、可调螺母10、固定螺杆11等组成。自带杆臂的浮球1通过可调螺母10与折形杆臂2连接,折形杆臂2与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母盖6通过固定螺杆11连接,折形杆臂2可绕固定螺杆11自由转动一定角度,活塞3穿过固定架4和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母盖6,并使活塞3的大头端搁置于固定架4的预留位置,进水管道7进水截面的外侧带有螺丝口而内侧呈圆锥形逐渐缩小至一定尺寸,带孔洞和悬臂的大螺帽盖6拧在进水管道7的外侧螺丝口上,E形止水橡皮5安置于进水管道7内侧呈圆锥形的管道与活塞3的大头端部之间,同时固定架4控制E形止水橡皮5的两端位移,进水管道7的底部与出水管道8连接,另外,进水管道7与出水管道8的进出水端部均设有拦污栅9。
本实用新型进水管道7连接灌渠或管道。当水田没水时,自带杆臂的浮球1处于下垂状态,折形杆臂2端部与活塞3小头端部分离。在灌渠或管道水压力的作用下,E形止水橡皮5与进水管道7 内侧呈圆锥形的管道分离,水经出水管道8开始流入水田。随着水田水位的上升,自带杆臂的浮球1上浮,同时带动折形杆臂2挤压活塞3,活塞3又挤压E形止水橡皮5,使E形止水橡皮5逐渐贴紧进水管道7内侧呈圆锥形的管道,最终压紧至水停止进入水田。当水田中水位下降时,装置又会自动放水,水位上升至一定水位后,装置又会自动停止放水。另外,通过调节可调螺母10,可以实现对水田水位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