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0003.8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机箱,特别是一种方便装拆侧板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电脑机箱通常包括一箱体及装设于该箱体一侧且可拆卸的侧板,该侧板及该箱体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螺丝孔,组装时,先将侧板置于箱体的侧部,然后利用螺丝将侧板固定于箱体上。
例如,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0620054949.0揭露一种机箱侧板的固定装置,涉及电脑机箱,特别涉及机箱的侧板锁固装置。机箱侧板的固定装置,包括机箱侧板、后板,在侧板固定端上至少设置一朝外凸包,凸包沿径向设置一螺孔;螺纹紧固件螺杆的前段设置螺纹,中段为光杆,光杆的外径小于螺纹内径;螺纹紧固件的螺纹与螺孔螺纹相配合,螺纹紧固件通过螺孔,其中段置于螺孔内;后板上的对应位置对应设置一螺孔,螺纹紧固件的螺纹与该螺孔螺纹相配合。
但是,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200620054949.0中的电脑机箱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脑机箱内的电子元件出现故障或使用者要对相关电子元件进行更换、升级时,往往必须费时费力地一一将螺丝卸下,才可进行相关操作;在对相关电子元件进行故障排除或进行更换、升级操作后,还需使用螺丝将侧板装于箱体上,操作相当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装拆侧板的电脑机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箱体一侧可拆式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枢设有锁扣,且所述锁扣上设有第二卡持部,当锁扣旋转至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持部与第一卡持部卡持配合,当锁扣旋转至拆除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持部与第一卡持部脱离;侧板与锁扣之间夹设第一复位元件,且锁扣在第一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侧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抵持部,且所述抵持部抵持锁扣并驱动锁扣旋转。
特别地,所述把手枢设于侧板上,且侧板与把手之间夹设有第二复位元件,且把手在第二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复位。
特别地,第一卡持部为卡勾。
特别地,第二卡持部为卡孔。
特别地,第一复位元件为扭簧。
特别地,第二复位元件为扭簧。
特别地,所述抵持部为凸轮结构。
特别地,所述把手嵌设于侧板一边角处。
特别地,所述锁扣为L形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上的抵持部驱动锁扣旋转即可实施侧板的装拆,而不需螺丝锁附及拆除的操作,使得装拆更为方便。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箱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箱中侧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锁扣及第一复位元件被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箱中侧板固定于箱体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箱中把手带动锁扣旋转至拆除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机箱中侧板从箱体中拆除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有第一卡持部1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1为卡勾。所述箱体10一侧可拆式安装有侧板20;所述侧板20上枢设有锁扣3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30为L形铁件。且所述锁扣30上设有第二卡持部3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持部31为卡孔,且所述卡勾勾持于所述卡孔内。当锁扣30旋转至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持部31与第一卡持部11卡持配合,当锁扣30旋转至拆除位置时,所述第二卡持部31与第一卡持部11脱离;侧板20与锁扣30之间夹设第一复位元件40,且锁扣30在第一复位元件40的作用下复位;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元件40为扭簧。所述侧板20上设有把手5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50嵌设于侧板20一边角处。所述把手50上设有抵持部5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51为凸轮结构,且所述抵持部51抵持锁扣30并驱动锁扣30旋转。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50枢设于侧板20上,且侧板20与把手50之间夹设有第二复位元件60,且把手50在第二复位元件60的作用下复位,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元件60为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0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器
- 下一篇: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