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式UV胶固化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0226.4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光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6 | 分类号: | B05D3/06;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uv 固化 工装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锥式波分生产设备配套装置,具体为一种石英管裸光纤和套管之间的定位、固定、粘结的LED式UV胶固化工装。
(二)技术背景:
拉锥式波分生产时,在靠近石英管附近的裸光纤上涂上UV胶,将套管套入裸光纤后推到涂胶位置用手暂时固定,另一只手拿UV照射头放在涂胶照射点上方,通过紫外光照射使UV胶固化粘结裸光纤和套管。
上述固化工艺需目测固胶位置,用手固定光纤容易松动,照射时角度与高度不易掌控,无法使照射部位的UV胶完全固化,固化后的位置也不理想,又因光纤较细,手工操作容易失误而损坏产品。
另外,UV为高能量有危险性的强光,照射到人体皮肤或长期目视UV照射头的余光会对人眼健康不利。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安全、精确、有效率的LED式UV胶固化工装。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LED式UV胶固化工装,包括照射装置和管体定位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照射装置包括两个可垂向移动的UV照射头和水平固定的照射模板,所述照射模板上开设有供UV照射头进入的照射孔,照射孔贯通照射模板;所述管体定位装置包括于照射模板下方水平移动(进、出照射模板)的管体夹持平台,所述管体夹持平台上开设水平石英管槽及石英管槽两侧对应的水平套管槽,所述管体夹持平台上还设有压在套管槽上压紧装置;所述管体夹持平台(进入照射模板)就位于照射位置,石英管槽与两侧套管槽交界处对应于两个UV照射头位置。
所述石英管槽及套管槽条数根据UV照射头的照射范围确定,从一条至多条石英管槽及套管槽不等。所述石英管槽及套管槽条数为两条。
所述一侧套管槽为单纤套管槽,另一侧套管槽为双纤套管槽。
为操作方便,所述压紧装置为旋转式海绵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与现有手工操作相比,本实用新型LED式UV胶固化工装容易制造、价格低、轻便小巧、使用方便、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显示UV胶固化前的工装状态。
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UV胶固化时的工装状态。
图号标识:1、UV照射头;2、照射模板;3、磁铁;4、管体夹持平台;5、石英管槽;6、套管槽;7、旋转式海绵夹;8、底板;9、挡光板;10、线性导轨。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LED式UV胶固化工装主要由照射装置和管体定位装置构成。所述照射装置包括两个垂向移动的UV照射头1和水平位置固定的照射模板2,照射模板2上开设两个让UV照射头1进入的照射孔,照射孔贯通照射模板2,照射模板2前侧面开设与照射孔相通的螺孔;所述管体定位装置位于照射模板2下方,为通过线性导轨10滑动安装于底板8上的管体夹持平台4,线性导轨10与两UV照射头1的中心连线垂直,照射模板2后测通过竖直挡光板9连接底板8,如图1所示。
所述管体夹持平台4的中间位置开设两条平行的石英管槽5,石英管槽5与两UV照射头1的中心连线平行,石英管槽5两侧的管体夹持平台4开设与各石英管槽5位置对应的套管槽6,一侧套管槽6为单纤槽,另一侧套管槽6为双纤槽,套管槽6上设有压在套管槽6上的旋转式海绵夹7,旋转式海绵夹7的一端与管体夹持平台4铰连,与旋转式海绵夹7另一端(金属体)对应的管体夹持平台4上设置吸住旋转式海绵夹7的磁铁3,如图1所示。
根据产品点胶位置和需要的照射量,调节UV照射头1进入照射孔内的深度,用螺钉拧入照射模板2前侧面螺孔,固定UV照射头1于照射模板2上,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管体夹持平台4移出照射模板2,翻开旋转式海绵夹7将石英管和套管于石英管槽5和套管槽6内安装,压下旋转式海绵夹7压紧套管。
图2所示,压下的旋转式海绵夹7低于照射模板2,将管体夹持平台4推入照射模板2内,挡光板9作为管体夹持平台4的定位面,此时管体夹持平台4就位于照射位置,两个UV照射头1对应于石英管槽5与两侧套管槽6的交界处(此处事先已涂上UV胶),启动UV照射头1,照射固化UV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光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光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0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马铃薯外部损伤检测分级装置
- 下一篇:侧扇形水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