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餐厨车垃圾箱的推板组件及餐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1613.X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舒春亮;罗文刚;肖海波;张能耀;陶湘厅;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餐厨车 垃圾箱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垃圾处理及转运设备领域,特指一种餐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日益发达,随之而来便是餐厨垃圾的大量产生。这些垃圾主要被人们用于饲养家畜,甚至被不法分子用于潲水油的提炼。相关政府部门为了解决这些不利于人类健康的问题,逐步建立了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制度,并将其进行资源化处理,变垃圾为宝。这样一来,餐厨垃圾收集转运车辆应运而生,成为垃圾车系列产品中的一个特殊车种。目前,传统的餐厨垃圾车的垃圾箱中均使用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推板对垃圾进行压缩和卸载,推板设置于垃圾箱上投料口的下方位置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对于餐厨垃圾来说,存在大量的油水混合物质,推板将垃圾箱分隔成固相物质区域和液相物质区域,而在投料口的下方竖直布置的推板无法有效隔离垃圾,垃圾经常会掉落到推板工作部的后方去,造成污染,不易清理。2、对于车载的垃圾箱而言,由于存放垃圾的腔室体积有限,如何最大可能提高其有效容积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防止从投料口倒入的垃圾掉到推板工作部后面的液相物质区域中、且能增大有效容积率的用于餐厨车垃圾箱的推板组件及餐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餐厨车垃圾箱的推板组件,包括装设于垃圾箱中的推板和驱动件,所述推板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推板沿着与水平方向形成锐角的方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推板的工作面斜向朝上且朝着垃圾箱上投料口布置。
所述推板通过推板支架连接于驱动件的驱动端。
所述驱动件为液压油缸或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餐厨车,包括底盘以及装设于底盘上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上装设有上述的推板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板斜置,不但可以增大推板的有效工作部面积,充分隔绝垃圾掉落至推板工作部后方的液相物质区域中,还能进一步增大垃圾存放的有效容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垃圾箱;11、投料口;12、固相物质区域;13、液相物质区域;2、推板;21、推板支架;3、底盘;4、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餐厨车垃圾箱的推板组件,包括装设于垃圾箱1中的推板2和驱动件4,推板2与驱动件4的驱动端相连,推板2将垃圾箱1分成了固相物质区域12和液相物质区域13,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可以令推板2做伸缩运动,压缩从投料口11处倒入的垃圾以及还可以完成垃圾的卸料作业。驱动件4可以采用液压油缸或气缸等,推板2通过推板支架21连接于驱动件4的驱动端。本实用新型中推板2沿着与水平方向形成锐角的方向布置,即不与水平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推板2的工作面斜向朝上且朝着垃圾箱1上投料口11布置。这样,不但可以增大推板2的有效工作部面积,充分隔绝垃圾掉落至推板2工作部后方的液相物质区域13中,还能进一步增大垃圾存放的有效容积率。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餐厨车,包括底盘3以及装设于底盘3上的垃圾箱1,该垃圾箱1上装设有上述的推板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