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厢下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2950.0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史俞林;迮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厢下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厢下梁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轿厢下梁,一般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横梁,该两根横梁的端部分别采用端板连接,从而形成一承重底架。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一般将轿底框架安装在轿厢下梁,而轿底框架上则通过设置减震元件以进行轿厢的支撑。同时,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与其自重成正比,如果电梯轿厢的自重轻,则电梯的运行摩擦力和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对电梯运行带来很大影响。而电梯轿厢的大部分重量是由电梯轿架体现。
由此可知:现有的轿厢下梁结构刚性不够,自重轻,对于电梯的运行存在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轿厢下梁体,其通过在两横梁之间固定连接加强筋架,从而将两横梁、加强筋架连接成一体,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下梁体的整体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下梁体自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梯运行时因自重轻导致的潜在危害。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轿厢下梁体,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两相互平行的端板连接,所述的两组端板之间设置加强筋架,该加强筋架包括斜拉筋板以及三块纵向连接筋板,该三块纵向连接筋板均布在两组端板之间,且相邻的两块纵向连接筋板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斜拉筋板连接,同时,每一块纵向连接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为角钢或者槽钢。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两组端板围接成的区域之间设置加强筋架,该加强筋架包括斜拉筋板以及三块纵向连接筋板,斜拉筋板用于连接两相邻的纵向连接筋板,而纵向连接筋板则用于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两横梁通过加强筋架连接成一体,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下梁体的整体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下梁体自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梯运行时因自重轻导致的潜在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端板13;斜拉筋板21;纵向连接筋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轿厢下梁体,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部之间分别通过两相互平行的端板连接,所述的两组端板之间设置加强筋架,该加强筋架包括斜拉筋板以及三块纵向连接筋板,该三块纵向连接筋板均布在两组端板之间,且相邻的两块纵向连接筋板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斜拉筋板连接,斜拉筋板的一端处于其中一块纵向连接筋板的上端面轴线上,另一端则处于余下的另一块纵向连接筋板的下端面轴线上;同时,每一块纵向连接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为角钢或者槽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驮式运输液压升降装置
- 下一篇:电机支架和具有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