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罗茨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967.8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善;胡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海真真空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1 江苏省海门市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式流体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液环式罗茨真空泵。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间使用的液环式真空泵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规格型号为2BV6,电机功率15KW,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真空泵经过热交换的排水由于真空的作用,又进入真空泵,热水和热空气的热交换效果差;
2、真空效率不高;
3、真空度不高;
4、能耗高;
5、进水量无法控制,真空泵的阀片容易损坏,电机阻力过大,容易过载,噪音极大;
6、真空泵温度较高,40-60℃。
以上问题是该类液环式真空泵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使得该类液环式真空泵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环式罗茨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罗茨真空泵由回水管、冷却水管、流量表、冷却水进水阀、叶轮、外壳、气管、气液分离器、排水管和排水阀构成,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的一端与外部水管连通,其间设有流量表和冷却水进水阀,另一端进入真空泵内,外壳内设有与电机轴连接的叶轮,气管、气液分离器分别与外壳连通,回水管的一端与冷却水管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和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在回水管的管路上,冷却水管连通端和与气液分离器、排水管连通端之间的位置设置自动保护控制阀。
自动保护控制阀旨在控制回水管中的水流量,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虽然只是在现有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管的特定位置上,增加了一个自动保护控制阀,但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得现有的一台真空泵的效率和改进前的两台真空泵的效率基本相当,生产过程中可减少一台真空泵。改进后真空度一台设备与原来的两台设备相当;真空泵壳体温度由原来的50-75℃降低为20-30℃,真空泵的排水温度由原来的60-80℃,降低为20-33℃,真空泵不再有原来的尖锐叫声,真空泵的冷却水量平稳,而不像原来冷却水量忽大忽小,排汽管不再有冷却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适合于真空系统的热水和热空气的热交换、放气;
2、振动小,噪音低;
3、机械摩擦损失小,驱动功率小;
4、工作空间大易于维修,费用低,寿命长;
5、真空泵温度较低;
6、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罗茨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保护控制阀,2、回水管,3、冷却水管,4、流量表,5、冷却水进水阀,6、叶轮,7、外壳,8、气管,9、气液分离器,10、排水管,11、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罗茨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是:
一种罗茨真空泵由回水管2、冷却水管3、流量表4、冷却水进水阀5、叶轮6、外壳7、气管8、气液分离器9、排水管10、排水阀11构成,冷却水管3的一端与外部水管连通,其间设有流量表4和冷却水进水阀5,另一端进入真空泵内,外壳7内设有与电机轴连接的叶轮6,气管8、气液分离器9分别与外壳7连通,回水管2的一端与冷却水管3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液分离器9和排水管10连通,排水管10上设有排水阀11,本实施例仅只是在回水管2的管路上,冷却水管3连通端和与气液分离器9、排水管10连通端之问的位置设置自动保护控制阀1。
冷却回水的作用:为节约冷却水,在冷却水过多时,直接排走,不进入真空泵,保证在短时间内没有冷却水,真空泵也有回水进入壳体内,温度不会很快升的太高,从而确保真空泵不发生设备故障(如:阀片、机密、电机烧损等)。
在冷却回水管2处安装一个自动保护控制阀1的主要作用是:
1、控制冷却水回水量。使用中,一般情况下自动保护控制阀1开一半,加上冷却水进水阀门5来控制进入真空泵的水量,如果真空泵壳体温度高了,自动保护控制阀1关小一点.使得回水再少一些,冷却水进水开大一些,使进入真空泵壳体的水温低,从而确保真空泵的温度不是很高,减少设备的故障,延长使用寿命。
2、冷却水进水量过大时,同样可从回水管处排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海真真空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海真真空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