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存沉积物样品的采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4961.2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利锋;黄国如;吴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存 沉积物 样品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采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原样保存沉积物样品的专用采样箱。
背景技术
野外现场采集样品是科学研究及环境管理、地质调查等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野外采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样品保存问题:为了获取调查区域的真实状况,必须尽可能原样保存样品。但实际上在野外条件下这一点很难做到:通常样品从采集现场到实验室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运输途中由于条件的剧烈变化,样品会发生变化。沉积物样品的保存尤其困难:由于沉积物样品长期处于水下,其表层处于弱还原状态,亚表层及深层一般处于厌氧状态,被采集到陆上以后,由于外界条件的剧烈变化(由厌氧变成富氧,温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理化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研究结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目前尚无专门的野外沉积物采样存储箱,实际操作中主要采用普通采样箱内置冰块的做法。但在野外,冰块很容易融化,产生的大量冰水会浸入样品袋,使样品发生变化;且箱内有大量空气(箱盖开关操作也会带入空气),其中的氧气使厌氧沉积物发生氧化,导致Eh(氧化还原电位)、AVS(酸挥发性硫化物)等重要指标无法测出。另外存在的问题是:沉积物柱状样无法原样保存(为了深入研究沉积物性质,采集柱状样是必不可少的),且难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效果好、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的沉积物现场原样保存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装置存在的不足。
一种保存沉积物样品的采样箱,包括带有箱盖1的箱体和多孔隔板6,所述多孔隔板6将箱体分为上下两个室,上面为样品室,下面为冰室,所述冰室放置有冰块。
所述箱体壁上还设有进气口8和出气口3,进气口8通过管路与氮气瓶连接,连接所述进气口8和出气口3的管路均设有阀门。
还包括柱状样保存盒10和用于将柱状样保存盒10固定在箱体内的柱状样隔板9,柱状样隔板9为多孔板,柱状样保存盒10置于孔中;柱状样保存盒10包括放置柱状样品的样瓶9、瓶塞11和瓶塞上设有的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样瓶形状为圆柱体。
所述箱体两侧设有提环,箱体外壳为双层中空塑料材质。
所述多孔隔板6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的采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密封箱体,从进气口8往箱体内通氮气1~2 min,箱体内残余空气从出气口3排出;
(2)将沉积物样品迅速放进样品袋或柱状样保存盒10,向样品袋或柱状样保存盒10的进气孔12通氮气15~30s,残余气体从出气孔13通过管道排出;
(3)打开箱盖1,将样品袋或柱状样保存盒10放至箱体内;迅速盖上箱盖1,从进气口8往箱体内通氮气1~2 min。
步骤(1)中氮气的气速为180~250cm3/min,步骤(2)中氮气的气速为18~25cm3/min,步骤(3)中氮气的气速180~250cm3/min。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保存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原样保存样品,确保相关理化性状数据检测结果准确有效;操作简便,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保存沉积物样品的专用采样箱剖面图;
图2 采样箱内的多孔隔板;
图3 采样箱俯视图;
图4 采样箱采用的阀门;
图5 样品袋充气示意图;
图6 采用双层隔板的采样箱;
图7 柱状样保存盒;
图8 柱状样保存盒子充气示意图 ;
图9 柱状样专用隔板;
图10 放置柱状样隔板后的采样箱(剖面);
图11 放置柱状样隔板后的采样箱(俯视);
其中箱盖1,提环2,出气口3,箱外壁4,箱内壁5,多孔隔板6,冰块7,进气口8,柱状样品隔板9,柱状样品保存盒10,瓶塞11,进气孔12,出气孔13,第二多孔隔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保存沉积物样品的采样箱,包括带有箱盖1的箱体、多孔隔板6、进气口8和出气口3,如图2所示多孔隔板6将箱体分为上下两个室,上面为样品室,下面为冰室,所述冰室放置有冰块,箱体壁上设有进气口8和出气口3。
连接所述进气口的管路设有阀门;连接所述出气口的管路设有阀门,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4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