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顶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4971.6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春;马建军;周运华;王胜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E02D17/06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基础 附井孔桩 开挖 装置 | ||
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基础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顶进装置。
㈡背景技术:目前国内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一般采用冷冻法施工,该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将液氮输入铸造机基础附井拟开挖的土层中,在孔桩四周形成冻土墙,承受水、土压力并阻隔地下水,在它的保护下进行基础、孔桩开挖。但存在施工成本高、进度慢、易发生施工人员冻伤并需要大型专用设备等问题。
㈢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成本高、进度慢、易发生施工人员冻伤,并需要大型专用设备等问题,提供一种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顶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护壁筒,其特征是:在护壁筒顶端安装有承压平台,承压平台上固定有承压短柱,承压短柱上装有千斤顶,千斤顶上装有横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千斤顶、承压短柱、护壁筒三者同轴线布置,且所述横梁和承压平台的中心点位于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承压平台是采用工字钢制成十字中心架,中心架周边采用四根工字钢围成菱形平台架,平台架中心处上下两面焊装钢板构成承压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一节护壁筒吊至附井孔桩拟开挖处,然后装配工件,工件装配的要求为:承压平台放置在护壁筒上,承压短柱放置在承压平台上,千斤顶置于承压短柱上,最后将横梁置于千斤顶顶杆头上。工装完毕后,启动千斤顶顶升横梁至基础沉井壁变径台阶处,参见图1,此时,由于基础配重(铸造机基础井壁本身自重及与地基之间的侧摩阻力之和为配重)远远大于千斤顶向上的作用力,横梁无法向上运动,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千斤顶产生的的作用力,只能向下由承压短柱、承压平台传替给护壁筒,并将钢制护壁筒压入流砂层,阻隔或减少地下压力水对护壁筒孔内流砂层开挖的影响,完成第一节护壁筒内的孔桩开挖作业。拆除工装后将第二节护壁筒与第一节护壁筒对焊牢固严密,按同样的工艺完成第二节护壁筒内成孔作业,如此循环,直至铸造机基础附井孔桩开挖至预期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成本低,进度块,并且由于存在护壁筒的保护,孔桩开挖可实现安全作业。
㈣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及施工现场布置示意图;
图2是承压平台的主视图;
图3是承压平台的俯视图。
图中:1-护壁筒,2-承压平台,3-承压短柱,4-千斤顶,5-横梁,6-基础附井,7-十字中心架,8-工字钢,9-上钢板,10-下钢板。
㈤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四节护壁筒1,特别是:在护壁筒1顶端安装有承压平台2,承压平台2上固定有承压短柱3,承压短柱3上装有千斤顶4,千斤顶4上装有横梁5。
本实施中所述千斤顶4、承压短柱3、护壁筒1三者同轴线布置,且所述横梁5和承压平台2的中心点位于轴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压平台2(参见图2、3)是采用工字钢8制成十字中心架7,中心架7周边采用四根工字钢8围成菱形平台架,平台架中心处上下两面焊装钢板9和10构成承压平台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4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