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5208.5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凌义德;刘晓超;夏晓光;杨昱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义德 |
主分类号: | F16K1/18 | 分类号: | F16K1/18;F16K1/46;F16K1/4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双层 卸灰阀 扣塞式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烧结机卸灰阀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机在生产过程中,在风机抽风负压的作用下,风箱支管排泄出大量的含尘废气、尘粒,和给、排部灰箱和下灰箱排出的尘粒都通过主排气管道下的灰箱落入双层卸灰阀;该双层卸灰阀的上部阀是球磨铸铁制的锥形阀,下部阀为普通钢板制的平板阀,依靠杠杆机构使阀托盘上下运动,卸灰阀的开闭是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连杆机构而操纵阀托盘动作;锥形阀被设计成内、外锥面密封,由此产生的漏风问题是:1、由于烧结矿尘粒有一定的硬度,极易将锥形阀的锥面刮伤;2、在烧结机有效烧结长度上每八米就设有一套双层卸灰阀,而锥形阀的锥面刮伤后,锥面间隙过大,漏风率将提高20-30%,大大增加了风机能耗;3、漏风率提高,烧结台车中料层无法烧透,而严重影响烧结矿的烧结质量,返矿量大;4、每套锥形阀回位密封时,内、外锥面之间是靠配重的作用,相互自然撞击回位密封,撞击声较大,可达到100分贝;5、锥形阀在卸灰阀内,更换难度较大;6、双层卸灰阀使用周期1年左右,维护量大,投资及备件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不仅配置合理,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运行平衡可靠,使用寿命长,而且维护量小,更换密封件方便,作业率高,降低劳动强度,投资和备件费用低,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包括上摆杆、减速电机、上配重、连杆、上卸灰阀、上阀体、上托盘(即上阀盖)和上料斗以及下摆杆、下配重、下卸灰阀、下阀体、下托盘(即下阀盖)、下料斗和检修门,该上料斗和下料斗用螺栓相连接,在上料斗的顶部安装上灰斗,在上料斗内腔的上部位于上灰斗的下方安装上卸灰阀,该上卸灰阀主要由上阀体和上托盘(上阀盖)组成,该上托盘(上阀盖)由与之相连的上摆杆在减速电机和带滚轮的连杆的作用下打开,而在上配重的作用下上托盘(上阀盖)与上阀体相关闭,而在下料斗内腔的上部对应位于上料斗的下方部位安装下卸灰阀,该下卸灰阀主要由下阀体和下托盘(下阀盖)组成,该下托盘(下阀盖)由与之相连的下摆杆在减速电机和带滚轮的连杆的作用下打开,而在下配重的作用下托盘(下阀盖)与下阀体相关闭,其特征是:该上卸灰阀上的安装在上阀体和上托盘上的扣塞式密封装置与下卸灰阀上的安装在下阀体和下托盘上的扣塞式密封装置结构相同,(注:下面以上卸灰阀上的安装在上阀体和上托盘上的扣塞式密封装置为例作进一步说明),在上阀体下端部的外圆周开设横断面为矩形的下外槽,在此下外槽中(用螺栓或胶粘或硫化)固定安装横截面也为矩形的环形密封垫,该环形密封垫可为耐压耐热橡胶制成,同时在上阀体的下部对应位于此环形密封垫的上方部位圆周均布地开设安装螺孔,在各安装螺孔中拧装螺栓固定安装环形定位板,此环形定位板的下端段呈圆弧内收状,此环形定位板将环形密封垫紧箍固定,此环形定位板可为整体式的或分片式的;同时在上托盘顶面上对应于环形密封垫的部位,也开设矩形的上外槽,在此上外槽中安装底部圆周均布带有内螺纹孔的环形凸塞,该环形凸塞横截面的下部呈矩形而上部呈带圆弧头的锥形,在上托盘的底部对应于环形凸塞的各内螺纹孔开设下螺孔,在各下螺孔中分别拧装螺栓,与安装在上外槽中的环形凸塞相固定连接。
在上配重的作用下,上摆杆逆时针摆转,上托盘上行与上阀体盖合,该环形凸塞的上部与上阀体上的环形密封垫密合,形成极好的密封,该扣塞式密封装置撞击声很小,低于20分贝,同时检修和更换方便、快捷,既可离线更换,又可在线更换,只要将上托盘开到最大角度,打开上料斗上的检修门,即可进行更换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仅密封性好,而且维修、更换快捷,噪音小,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烧结机双层卸灰阀的扣塞式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上卸灰阀关闭而下卸灰阀打开)。
图2是图1中件5:上卸灰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件18:下卸灰阀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义德,未经凌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