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5262.X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毅;薄玉西;康晓辉;张雅杰;董先乐;曹俊鹏;周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3/00;F27B9/3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窑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耐火砖在隧道窑中烧制前需要先预热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多数是通过电加热对预烧制的耐火砖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通过轨道输送至隧道窑开始烧制。由于隧道窑工作时会有大量的热能浪费掉,这些热能如果不充分利用就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目前现有状况的不足,提出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隧道窑、风机、输气管道和预热装置,隧道窑的侧壁和上侧设置夹层腔,夹层腔设置侧壁设置进风口,夹层腔上侧设置出风口,该进风口与风机连接,该出风口通过输气管道与预热装置内腔连通。
预热装置的两侧壁设置有夹层腔,所述输气管道的出口连通于该夹层腔内,在该夹层腔上设置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与预热装置纵向夹角为α,0°<α≤75°。
出气孔包括小口径出气孔、中口径出气孔和大口径出气孔,其中小口径出气孔位于预热装置夹层腔内侧壁的上部和中部,中口径出气孔位于该内侧壁的中部,大口径出气孔位于该内侧壁的下部。
预热装置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夹层腔,该夹层腔的下表面上均布有出气孔。
顶部的出气孔与预热装置纵向夹角为β,0°≤β≤7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隧道窑输出的余热,为前道预热工序提供热能,不仅解决了隧道窑热能浪费问题,改善了工作环境,也解决了预热所需要的能源问题,节约电能及人工费用,每年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在预热装置中通过设置夹层腔以及不同型号的倾斜出气孔,加大了热交换面积,加快了预热速度,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预热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隧道窑,2为预热装置,3为隧道,4为风机,5为输气总管,6为输气支管,7为侧壁夹层腔,8为预热装置内的保温层,9a、9b、9c分别为小口径出气孔、中口径出气孔、大口径出气孔,10为顶部夹层腔,11为顶部夹层腔的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隧道窑1的侧壁和上侧设置夹层腔,夹层腔设置侧壁设置进风口,夹层腔上侧设置出风口,该进风口与风机4连接,该出风口依次通过输气总管5和输气支管6与预热装置2内腔连通。
预热装置的两侧壁设置有夹层腔7,所述输气支管6的出口连通于该夹层腔7内,在该夹层腔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包括小口径出气孔9a、中口径出气孔9b和大口径出气孔9c,其中小口径出气孔9a位于预热装置夹层腔内侧壁的上部和中部,中口径出气孔9b位于该内侧壁的中部,大口径出气孔9c位于该内侧壁的下部。所述出气孔与预热装置纵向夹角为α,0°<α≤75°。
同时,在预热装置的内腔顶部也设置有夹层腔10,该夹层腔10的下表面上均布有出气孔11。顶部的出气孔11与预热装置纵向夹角为β,0°≤β≤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乏汽换热系统的电厂汽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棕纤维音乐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