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25390.4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英;郑万旗;邹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G09G3/36;G01J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光亮度 检测 遥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已取代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采用液晶显示器件制造的大屏幕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各大厂家也纷纷开发附加的功能以改善客户的使用体验。
通常液晶显示器件的屏幕亮度可以由用户自由设定,不过这种调节经常被设计成恒定亮度。当客户的室内环境发生改变(如开关灯,阴晴天等)以后,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并不会随之改变。液晶显示器件的屏幕亮度默认值通常是参照室内正常照度状态进行优化设计的,在黑暗环境中屏幕亮度相对太高而在高亮度环境下屏幕亮度相对太低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实际显示效果和客户的观看感受。需要客户频繁根据环境亮度进行手动调节。
当前在售的装备环境光侦测和响应机制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对环境光的侦测和响应机制通常建立在电视机内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感光元件是隐藏在机壳内部的,并且与客户所处环境的光照是非直射的,因而检测及调节的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感光元件和处理电路与遥控器集成在一起,并利用遥控器与电视机的红外传输通道来传送背光亮度调节的指令,从而形成一种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能够 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条件下实现对液晶显示器件背光亮度调节功能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光侦测电路(100)和主控模块(200);所述环境光侦测电路(100)检测环境光线亮度生成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所述主控模块(200)根据所述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生成对电视机显示背光的控制命令,并将所述控制命令发射给电视机。
优选地,所述环境光侦测电路(100)包括:光电传感器(PD)、取样电阻(R0)和滤波电容(C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电传感器(PD)连接电源(VDD),另一端连接所述取样电阻(R0)并输出所述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所述取样电阻(R0)另一端连接基准电压(VSS),所述滤波电容(C1)对所述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滤波。进一步优选地,其中所述取样电阻(R0)是可调电阻。
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200)包括:模数转换电路(211),将所述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转换为数字电平(212);查找模块(213),将所述数字电平(212)与预定值相比较取得背光强度参数(214);数模转换模块(215),将所述背光强度参数(214)转换为模拟电平(216);比较器(218),将所述模拟电平(216)与三角波信号(217)相比较生成PWM信号(220)作为所述控制命令并发射。
优选地,所述环境光侦测电路(100)和主控模块(200)之间具有直流偏置电路,用于为所述取样电压输出信号(110)提供直流偏置电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直流偏置电路包括偏置电阻(R2),所述偏置电阻(R2)一端连接电源(VDD),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境光侦测电路(100)和主控模块(20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对环境光进行侦测,并根据侦测的结果控制电视机显示器件中的发光组件的背光强度,从而实现依据环境光对显示器件的亮度进行自动调节,以优化在用户实际所处的不同照度环境中的显示器件的实际显示效果,有效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并延长显示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及相应电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的环境光侦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境光亮度检测遥控器的主控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