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6648.2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寇军德;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元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线圈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转子部件成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
背景技术
风电作为近年来国家新能源项目,在我国取得了重大发展。作为风电核心零件之一的转子线圈,也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而对其几何形状与绝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风电转子线圈长直段为Z向,其两端在X、Y方向都成一定角度的弯曲。传统的的生产方式是:人工将固定在成型模具上的风电转子线圈,用木榔头敲打成所要求的空间曲线状。这种成型技术的主要缺点及存在这类缺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产品成型形状误差大、产品成型后形状一致性差。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是人工敲打,线圈受力不均匀,难以精确的保证线圈成型形状;人为因素的增加(技术的好坏、力气的大小等),使线圈成型一致性很差。长期以来产品形状的一致性,是困扰风电转子线圈成型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产品表面绝缘层在生产过程中破损。造成破损的原因主要是:人力用木榔头敲打包扎好绝缘带的线圈(铜条)使其在模具上成型,此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难以准确控制。长期以来该情况得不到根本改变,破损后的绝缘层都需要进行二次修补,这些都带来了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外观差等一系列次生问题。
生产力得不到解放、人力浪费大、生产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风电转子的结构特点,所以每台机组一般都需要数百根转子线圈,所以风电转子线圈的生产都是规模化生产,用人力敲打的方式投入劳动力较大。人工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效率低下,难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风电转子线圈的成型精度、避免其表面损伤、提高其成型效率的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模具支撑座、上端与压轮座连接下端与基座铰链的连杆,所述模具支撑座呈半圆柱壳体状,矩形面与基座平行,模具支撑座轴线方向为Z向,水平方向为X向,竖直方向为Y向,模具支撑座圆柱面上一侧安装有四分之一圆环状端头模具,模具支撑座圆柱面上沿端头模具侧开设有连杆导向孔,所述压轮座垂直于Z轴安装有压轮一和压轮二,压轮座沿Z向平行安装有压轮三和压轮四,所述模具支撑座端头模具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沿Z向水平安装有定位条,定位条侧设置有工件夹紧装置,所述连杆中部连接有推进油缸,连杆的铰链轴与模具支撑座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轮一外层为聚氨酯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压轮三外层为橡胶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压轮二和压轮四外层为刚性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分为两段,并采用螺纹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端头模具与模具支撑座采用锁紧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通过连杆来带动压轮一、压轮二、压轮三和压轮四转动,使其与端头模具一起成型出风电转子线圈两端的空间曲线,其中压轮一和压轮三外层为柔性材料,压轮二和压轮四外层为刚性材料,这样既保证了成型时风电转子线圈表面无损伤,又保证了成型精度。本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通过推进油缸来推动连杆运动,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风电转子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电转子线圈成型机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基座,2为模具支撑座,3为连杆,4为压轮座,5为端头模具,6为连杆导向孔,7为压轮一,8为压轮二,9为压轮三,10为压轮四,11为工作台,12为定位条,13为工件夹紧装置,14为推进油缸,15为锁紧螺钉,16为控制系统,17为控制面板,18为风电转子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元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元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6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纵梁液压机多缸液压系统的输出油路
- 下一篇:一种避孕套同步加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