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079.3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庭蓁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10;B32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纤维 强化 积层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层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建筑板通常是用以搭建于一建筑物的屋顶或是外壁上,由于搭建上具有快速、省力且经济的功效,因此常使用于非居住性的建筑物,如工厂、临时搭建的屋寮等。因为石棉板具有价格较为便宜以及耐高温、绝热的效果,故早期通常采用以石棉为基材的石棉板作为建筑板的材料。然而,由于医学上已经证实,石棉棉絮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肺癌、食道癌,及胃癌等疾病,且因石棉的组织较为松散、脆弱,使用后容易发生破碎、损坏的情形,若是废弃的石棉板材除了于运送途中逸散外,也会污染到地下水及饮用水,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有鉴于以石棉为基材的石棉板存有上述缺点,逐渐不被采用,因此便有塑胶板、金属板等材质制成的建筑板问世。其中,塑胶板虽然较薄、质轻,但长期日晒后容易脆化,受到如强风等外力作用下也易发生裂开的情形。金属板则较为坚固,但是容易吸收外界热能而导致绝热效果不佳,且价格又较昂贵,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便有以麻纤维为主要材质的建筑板被研发出来,麻纤维具有质轻、透气性佳,对环境无害等优点,但麻纤维易吸水,而导致膨胀、腐化,且强度不足、易燃、易断裂,因此,亟待相关业界更进一步地研发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强度高的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包含多数个互相平行间隔的玻璃纤维层、多数个设置于相邻两玻璃纤维层之间的本体层,及两个位于最外层的不织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其中每一本体层为树脂层。
较佳地,前述的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其中每一本体层与每一玻璃纤维层是互相并排且结合在一起。
较佳地,前述的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其中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还包含多数个互相平行间隔的麻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本体层,及麻纤维层是呈交错排列,而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最外两层为不织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玻璃纤维层的使用,能大幅提升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强度,还使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具有耐高温、抗酸碱、不易燃,不易吸水等特性,进而延长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再借由所述两个不织布层,能对所述玻璃纤维层提供保护作用,防止因外力造成所述玻璃纤维层有腐蚀穿孔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多数个互相平行间隔的玻璃纤维层11、多数个设置于相邻两玻璃纤维层11之间的本体层12,及两个位于最外层的不织布层13,且每一本体层12与每一玻璃纤维层11是互相并排且结合在一起。
于本实施例中,每一本体层12为树脂层,因此每一本体层12是作为粘着剂,而使得所述玻璃纤维层11是通过所述本体层12而互相结合在一起。
借由所述玻璃纤维层11的使用,能大幅提升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的强度,可以避免石棉棉絮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肺癌、食道癌,及胃癌等疾病,也能避免因石棉的组织较为松散、脆弱,使用后容易发生破碎、损坏的情形,另外,使用玻璃纤维层11还能使得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具有耐高温、抗酸碱、不易燃,不易吸水等特性,进而延长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的使用寿命,同时再借由所述两个不织布层13,能对所述玻璃纤维层11提供保护作用,防止因外力造成所述玻璃纤维层11有腐蚀穿孔的现象。
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类似前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还包含多数个互相平行间隔的麻纤维层14,所述玻璃纤维层11、本体层12,及麻纤维层14是呈交错排列,而该建筑纤维强化积层板1的最外两层为不织布层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庭蓁,未经张庭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夹层玻璃
- 下一篇:正反交错提花防静电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