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外热煤中低温热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177.7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来广 |
主分类号: | C10B3/02 | 分类号: | C10B3/02;C10B53/04;C10B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2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式外热煤中低 温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蓄热式快速换向高温空气燃烧室的立式热解炉,具体为一种蓄热式外热煤中低温热解炉。
背景技术
煤的热解技术早在19世纪初的欧洲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焦化是煤加工领域,也是煤热解技术中最成熟、加工量最大的行业。煤焦化是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从外部加热到950~1050℃的高温进行高温干馏热解的过程。但煤焦化所用的原料仅限于有粘结性的烟煤,不适用非粘结性的煤种。
最近几年在中国陕北神府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和新疆哈密地区投产了一批以长焰煤和不粘或弱粘性气煤为原料的半焦(兰炭)厂。该技术是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500~800℃,进行中低温干馏热解的过程。加热方法目前绝大多数采用内热式,即热烟气作为热载体直接在块状煤料内部流动,将热量传递给煤,发生热解。由于该工艺采用内热,煤料之间要有足够的空隙,并具备一定的热强度,以有利于大量烟气热载体的通过,故所用的原料煤须经筛分,筛去块度小于15mm的煤料。大规模机械化采煤使煤料块度很难确保能满足适用该工艺对块度的要求,使得原料煤筛分后的块煤比率大大减少,有的粉煤率高达40%,对煤的利用率仅为60%,大量粉煤不得不廉价出售,再加之内热产生的废烟气和煤挥发分混合,使所产煤气热值很低,且增加后续冷却和净化的负荷,运行成本增加。该半焦炉适合的煤种局限于有一定强度的非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的高挥发份烟煤,如长焰煤,而对于易碎的褐煤等煤种则无能为力。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加工块煤,也能加工粉煤或易碎煤种如褐煤,而且所产煤气热值高,加热效率高的高挥发份煤中低温热解炉,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能加工粉煤和块煤,且热效率高的外热式中低温热解半焦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蓄热式外热煤中低温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和与燃烧室1并列布置的炭化室2,炭化室2与顶部的煤料预热仓3连接。
所述的燃烧室1端部由下向上间隔布置有蓄热室6,蓄热室6内设置有蓄热体7;燃烧室1的经蓄热室6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燃烧室1上设置有净煤气入口5。
所述的蓄热体7的材质为高铝或莫来石或刚玉。
所述的燃烧室1内设置有加强结构8,加强结构8交错布置。
炭化室2与底部的自动出焦口4连接。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集中了焦化生产的外热式加热可用粉煤、所产煤气全部为煤料本身的挥发分因而煤气热值高,以及半焦生产连续化的优点,引入了蓄热式快速换向高温空气燃烧这一当今热回收率最高的先进加热技术而开发的一种煤热解专有集成炉。利用本热解炉工艺生产的产品低挥发分固体燃料(或半焦)、煤焦油和煤气的产率以干煤为基准分别为0.5~0.65、0.06~0.15、0.25~0.35(与煤和固体产品的挥发分有关)。从热能利用角度来讲,扣除回炉加热和产品干燥所需的煤气,产品总热值相当于所用原料煤热值的近85%。如此高的热效率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出炉煤气温度低于100℃,而排出的废烟气温度低于150℃。整个过程热能利用率在现有煤加工方法中几乎是最高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中为:燃烧室1、炭化室2、煤料预热仓3、自动出焦口4、净煤气入口5、蓄热室6、蓄热体7、加强结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蓄热式外热煤中低温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和与燃烧室1并列布置的炭化室2,炭化室2与顶部的煤料预热仓3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燃烧室1端部由下向上间隔布置蓄热室6,蓄热室6内设置有蓄热体7,;燃烧室1经过蓄热室6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燃烧室1上设置有净煤气入口5。
所述的蓄热体7的材质为高铝或莫来石或刚玉。
所述的燃烧室1内设置有加强结构8,加强结构8交错布置,加强结构8在燃烧室中起到了支撑燃烧室1的作用,避免燃烧室1的侧壁在长期的燃烧过程中出现合拢的现象,同时也是为保证燃烧室1内有相适合的燃烧强度,并使燃烧空间内温度均匀一致,且对炭化室2有强化传热的功效。
炭化室2与底部的自动出焦口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来广,未经李来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单向滚珠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外置式预减振从动盘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