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342.9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忠;龚宜祥;缪爱华;张建红;柳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变压器 套管 升高 引线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压变压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油浸变压器中的线圈首端出线大多均需通过引线经套管升高座引至套管,在引线引出过程中,常设置有支架对引线进行有效夹持,以保证引线与套管升高座壁之间有可靠的电气安全距离(参见图1、图2)。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引线与升高座壁之间的电气安全间距也随之加大,而夹持引线的支架上所产生的爬电距离也同样需要加大,因而套管升高座的内部空间势必也需要不断增大,但有时受空间综合布置的限制,以及从经济性等角度考虑,高电压套管升高座的内部空间也不能一味地放大。因而需要有一种既能可靠保证较高电压出线所需要的电气安全间距和必要的爬电距离,又能使套管升高座的直径尽可能小的引线夹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在减小套管升高座直径尺寸的基础上确保了引线与套管升高座间的电气安全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套管升高座内壁的固定底板、固定在固定底板上且将固定底板埋入绝缘保护的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横跨在相邻第一绝缘板上的支架、固定在相邻支架之间的夹持引线用支架。
所述第一绝缘板为L形结构,包括与套管升高座平行的竖直的安装部以及与竖直的安装部垂直的水平的支撑部,所述固定底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安装部固定安装在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板的支撑部与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板固定在固定底板的外侧并与套管升高座的内壁平行;
所述第一绝缘板为四个,均匀分布于套管升高座的内壁;
所述支架和夹持引线用支架成“工”字型结构,该“工”字型结构的四个角处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绝缘板上。
本实用新型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将固定底板埋入绝缘板的保护中,在引线与固定板间的爬电距离也有了较大的增加,因而在同样高电压的引线通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适当减小套管升高座直径而能确保引线与升高座间的电气安全距离;2)合理布置支架,增加了引线与支板间的爬电距离;3)适当选取套管升高座的直径,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高压变压器套管升高座内的引线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套管升高座1上固定底板2、固定在固定底板2上的第一绝缘板3和第二绝缘板7,横跨在相邻第一绝缘板3上的支架4、固定在相邻支架4之间的夹持引线用支架5,所述高压引线6被夹持引线用支架5固定夹持。
所述固定底板2固定在套管升高座1的内壁,所述第一绝缘板3为L形结构,包括与套管升高座1平行的竖直的安装部以及与竖直安装部垂直的水平的支撑部,所述固定底板2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绝缘板3的安装部固定安装在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绝缘板3的支撑部用以与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板7固定在固定底板2的外侧并与套管升高座1的内壁平行;所述夹持引线用支架5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架4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支架4上,所述高压引线通过紧固件被夹持引线用支架5夹持固定。
所述第一绝缘板3为四个,均匀分布于套管升高座1的内壁,所述支架4和夹持引线用支架5成“工”字型结构,该“工”字型结构的四个角处分别固定在四个第一绝缘板3上。
安装及使用时,首先根据所通过高压引线的电压等级先确定适合的套管升高座的直径,并确定与该直径相对应的引线尺寸及其绝缘厚度;接着在该套管升高座1的内壁焊接4件固定底板2,通过第一和第二绝缘板3、7以及支架4、5的合理设置,引线被可靠夹持固定,并适当增加了引线与底板间的爬电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片机压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圆锯片表面抛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