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8759.7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劲松;孙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6B5/10;E05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救生 舱快开 舱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
背景技术
矿用救生舱是一种新型紧急避险时主动自救与外部救援相结合的一种救生装置。矿用救生舱一般放置于煤矿采掘工作面、主运巷道、车场等附近,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塌落等紧急事故,井下环境不再适宜矿工继续升井逃生和暂时无法逃生时,可快速进入矿用救生舱内进行避险待援,或待机进行自救逃生。
在矿用救生舱中,舱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位,它是舱内温度和空气受外界干扰的直接部位。如果舱门密封性不好就会导致舱内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而导致躲在舱内等待救生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现有的矿用救生舱一般采用金属密封门,且金属密封门只有单纯的2点锁紧机构,这就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容易导致密封面处产生缝隙,出现漏气等现象,导致救生舱整体密封性能较低,不能达到相关的矿用救生舱气密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用以解决现有舱门密封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包括舱门主体,所述舱门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对应铰接有至少两个挡块,且所述挡块位于所述舱门主体朝向救生舱内部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舱门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对应铰接有三个所述挡块,且所述舱门主体的上、下两侧还均对应铰接一个挡块,且八个所述挡块在所述舱门主体上呈中心对称设置。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舱门主体左、右每侧的三个所述挡块均匀设置。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舱门主体中穿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露于所述舱门主体的外侧,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挡块之间设置有驱动挡块转动的传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舱门主体上的内齿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内齿轮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上止旋穿装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外侧转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内齿轮啮合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穿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对应传动连接一挡块安装板,所述挡块与对应的挡块安装板相铰接。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均载环。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舱门主体朝向救生舱内部一侧靠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环。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舱门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目窗镜。
如上所述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止旋安装有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采用多点锁紧的方式,即在舱门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挡块来进行舱门的锁紧,使得锁紧后的舱门受力比较均衡,避免在密封面处出现缝隙,进而保证采用该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的救生舱的整体气密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F-F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井下救生舱快开舱门的实施例,包括舱门主体,所述舱门主体包括固定焊接在一起的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在外侧门板1左、右两侧的内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了三个支撑轴,各支撑轴上均对应穿装有一个挡块5,且挡块5与支撑轴转动配合。在支撑轴远离外侧门板的一端安装有螺母6和平垫7以使挡块5不能从支承轴上脱离下来。上述的挡块5具有一个锁紧端和转动控制端,其中,锁紧端为楔形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锁紧时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8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节能型立柱式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