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绒毛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8932.3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缪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真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3/00 | 分类号: | D06C13/00;B26B19/14;B26B19/3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7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机械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修剪衣服上毛刺、线头的绒毛刀。
背景技术
西装、夹克外套和羊毛衫等衣服,使用时间久了以后,衣服的衣料上容易起球、或产生杂乱的线头,而绒毛刀就是用来修剪上述毛球或线头的工具。
现有技术的绒毛刀包括刀头部和手柄部,刀头部设有电动机,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刀头,手柄部设有容置电池的腔室,手柄部与刀头部固定。
以上现有技术的绒毛刀存在以下缺陷。
在修剪毛球和线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修剪效果,剃干净毛球和线头,必须保证刀头和被修剪的衣料贴住,即必须保证贴面,而由于手柄部与刀头部固定,即手柄部和刀头部之间无法摆动,这样,在修剪衣服的线头或毛球时,刀头无法保持与衣服贴面,需要人工摆动手柄部,从而带动刀头部摆动以保证刀头和衣料贴面,故使用不便、操作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操作省力的绒毛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绒毛刀,它包括刀头部和手柄部,刀头部和手柄部铰接,刀头部和手柄部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绒毛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刀头部和手柄部铰接,刀头部和手柄部之间设有弹簧,这样,无需人工摆动手柄部,刀头部就能根据衣服的曲线自动摆动和复位,已达到和衣服贴面的效果,故使用方便、操作省力。
作为改进,手柄部中空,手柄部由两个手柄半壳拼合而成,这样,该手柄能节省材料且装配方便。
作为再改进,刀头部的两侧各自固定有一根轴,每个手柄半壳内壁设有一个与轴对应的轴孔,每根轴配合在对应的轴孔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手柄部和刀头部摆动灵活,而且该结构易于装配。
作为还改进,弹簧为抵紧在刀头部和手柄部之间的两根压簧,这样的结构装配简单、快捷、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一个手柄半壳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压簧半座,另一个手柄半壳的内壁上对应位置也固定有两个压簧半座,对应的两个压簧半座拼合为一个压簧座,每根压簧的一端抵紧在压簧座上,这样,装配时,只需要将压簧的一端置于压簧座内即可,故装配更简单。
作为还进一步改进,刀头部的后端面外凸有两凸柱,每根压簧的另一端与凸柱套合且压簧的该端与刀头部后端面抵紧,这样的结构装配简单,且装配后压簧不容易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刀去掉一个手柄半壳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刀的去掉一个手柄半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刀头部,2、手柄部,3、轴,4、轴孔,5、压簧,6、压簧半座,7、凸柱,8、手柄半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绒毛刀,它包括刀头部1和手柄部2。手柄部2中空,手柄部2由两个手柄半壳8拼合而成。刀头部1和手柄部2铰接,即刀头部1的两侧各自固定有一根轴3,每个手柄半壳8内壁设有一个与轴3对应的轴孔4,每根轴3配合在对应的轴孔4内。
刀头部1和手柄部2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为抵紧在刀头部1和手柄部2之间的两根压簧5。具体来说,一个手柄半壳8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压簧半座6,另一个手柄半壳8的内壁上对应位置也固定有两个压簧半座6,对应的两个压簧半座6拼合为一个压簧座,即一共四个压簧半座6拼合成两个压簧座,每根压簧5的一端抵紧在压簧座上。刀头部1的后端面外凸有两凸柱7,每根压簧5的另一端与凸柱7套合且压簧5的该端与刀头部1后端面抵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真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真和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8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3D解码芯片实现裸眼3D功能的移动DVD
- 下一篇:一种轻便电动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