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膜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059.1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俞经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朗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含聚驱 三次采油 废水 杂质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废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膜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深度的增加,油田采油基本采用注水方式,原油含水率及油田采出水量不断增长,废水过量和废水外排超标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采油污水的排放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采油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油田生态环境恶化、控制地下水系统灾变性变化的重要措施。
油田采油废水经处理后一部分用做回注水,一部分外排。因此,提供合格的回注水水质,满足油田采油对水质的要求,对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含聚驱三次采油过程中,油田采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聚合物(PAM)、乳化油、悬浮物等污染物,此类废水一般为高硬度和高矿化度(大于3000mg/l),这种废水很难处理,直接排放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膜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目前出现的污染问题,脱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中的杂质,使水可以再循环利用、节约自来水,减少采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采油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含聚驱三次采油废水杂质的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脱油子系统,用于对含聚合物驱采油废水进行脱油处理,脱油子系统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初过滤子系统的进水端相连通;
初过滤子系统,用于对进入其中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初过滤子系统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子系统的进水端相连通;
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子系统,用于对进入其中的废水进行深度过滤,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子系统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纳滤膜子系统的进水端相连通;
纳滤膜子系统,用于对进入其中的废水进行脱盐过滤以得到回用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
所述纳滤膜子系统的出水端设有通向中渗透油井或低渗透油井或特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管道。
所述纳滤膜子系统的出水端还设有通向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装置的管道。
所述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子系统的设有通向低渗透油井的回注水管道。
所述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子系统中有机管膜通道的直径为5~25mm,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2微米至截留分子量10000 DALTON。
优选的,所述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子系统中有机管膜通道的直径为5~10mm,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2微米至截留分子量200000 DALTON;或者所述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子系统中有机管膜通道的直径为5~15mm,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5微米至截留分子量200000 DALTON;或者所述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子系统中有机管膜通道的直径为10~25mm,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3微米至截留分子量50000 DALTON。
采用上述膜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含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驱采油废水经过了脱油以后,采用混凝或气浮或纤维球等初过滤;
2)、经过初过滤的废水进入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子系统,带反冲洗有机管膜通道选用直径5mm~25mm,膜孔径选用0.2微米到截留分子量10000 DALTON膜元件,操作压力1Bar~8Bar,反冲洗压力0.5Bar~1.5Bar;
3)、带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产水经过纳滤膜脱盐分离,纳滤膜选用脱盐率为30%~95%(500PPM氯化钠),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纳滤膜产水用于:
A、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用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达到40mPA.S~70mPA.S,大于用自来水配置的含聚合物溶液粘度(40mPA.S左右),完全满足含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配置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用水要求,且可以减少聚合物用量;
B、低渗透油井或特低渗透油井的回注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浓水可以满足中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纳滤膜的操作压力选用5Bar~25Bar;
4)、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产水可以达到中渗透油井的回注水要求直接回注井下;
5)、带反冲洗的有机管式膜微滤或超滤膜工作时采用反冲或反洗来维持膜通量的长时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朗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朗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软型轿车顶棚
- 下一篇:汽车视讯器的通用管型外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