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扦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324.6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旗;王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扦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地扦子。
背景技术
接地扦子广泛地应用于线路施工中,在使用时用锤子敲打砸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以保障接地电阻合格,线路施工完毕后再拔出地面。
但是在冬季或者坚硬土壤环境下施工时,接地扦子的砸入和拔出会非常困难,需要两人合作进行,即一人手扶接地扦子,另一人使用锤子将接地扦子砸入地面,过多地占用了人力资源,而且施工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便于砸入和拔出地面的接地扦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扦子,包括主体接地部,该主体接地部的第一端形成有动力连接部,主体接地部的第二端呈锥形,并形成有自攻螺纹。
进一步地,该自攻螺纹的长度不超过接地扦子总长度的80%。
进一步地,该接地扦子还包括手动施力部,该手动施力部可旋转地套装在主体接地部的动力连接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手动施力部可拆卸地套装在主体接地部的动力连接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动力连接部的截面为正三角形。
进一步地,动力连接部的截面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动力连接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扦子,在主体接地部的第一端形成有动力连接部,通过动力连接部可以使接地扦子与动力装置连接,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主体接地部的第二端设置有自攻螺纹能够使接地扦子顺畅地钻入和脱离地面,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扦子一个人单独即可使用,省去了多名操作人员的配合协作,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地扦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端的第一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3为连接端的第二种截面形状示意图;以及
图4为连接端的第三种截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扦子,如图1所示,主体接地部10,该主体接地部10的第一端形成有动力连接部11,主体接地部10的第二端呈锥形,并形成有自攻螺纹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扦子,在主体接地部10的第一端形成有动力连接部11,通过动力连接部11可以使接地扦子与动力装置连接,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主体接地部10的第二端设置有自攻螺纹13能够使接地扦子顺畅地钻入和脱离地面,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扦子一个人单独即可使用,省去了多名操作人员的配合协作,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自攻螺纹13的长度可以调整,根据需要钻入底面的深度要求不同而改变自攻螺纹13的长度,但是为了保证动力连接部11能够可靠地与动力装置连接,自攻螺纹13的长度不得超过接地扦子总长度的80%。
对于地面不是很硬的场地,可以通过在主体接地部10的动力连接部11的下方套装图1所示的手动施力部30,操作人员通过对手动施力部30进行旋转操作时接地扦子嵌入地面以下。
优选地,该手动施力部30可以可拆卸地套装在动力连接部11的下方,需要外接电钻等动力装置时将动力连接部11与电钻等动力装置连接,场地环境比较理想时则可以通过手动施力部30手动进行接地操作。
优选地,为了能够使动力连接部11与不同种类的动力装置连接,可以将动力连接部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图2至图4所示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对于动力连接部11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的接地扦子,除了通过连接动力装置或者通过手动施力部30进行地面嵌入操作外,还可以使用扳手与动力连接部11的配合进行零时接地件的地面嵌入操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吊挂装置
- 下一篇:脉冲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