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自一体分级逆冲洗排污及旋流式超滤膜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30638.6 | 申请日: | 201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分级 冲洗 排污 旋流式 超滤膜 净水器 | ||
1.一种手自一体分级逆冲洗排污及旋流式超滤膜净水器,包括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层、细纱过滤器滤层、硅灵晶净化层,其特征在于,还具有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其密闭容器中设置有一环形滤板(43),滤板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层(39)、第二多功能复合滤料过滤层(40)、KDF55滤料过滤层(41)、细沙过滤器滤层(42),更进一步,环形滤板下部右侧的内置出水孔(44)上设置有超滤膜膜壳(45),膜壳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46),密封盖的下口设置有螺旋内丝口(47),膜壳的上口设置有螺旋外丝口(48),膜壳的中上部设置有超滤膜过滤芯(49),膜壳的下部设置有硅灵晶抗菌抑垢净化袋(50),筒体的下部设置有“喇叭”形底座(52),筒体和上封头之间设置有N个连接螺杆(51),该密闭容器顶部的右侧设置有进水口(8c),筒体右侧超滤膜膜壳的顶部开有出水口(8d);所述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7)的出水口与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的进水口(8c)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7)的结构为:其密闭容器的下部设置有锥形渣斗(19),锥形渣斗的弧形顶部遍布开有进渣孔(20),弧形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杆(21)、弧形挡渣伞(22),弧形挡渣伞的上部设置有激光孔过滤筛(18),密闭容器的后面和左右侧均设置有一只落地脚(23),该密闭容器上部左侧的偏心处设置有进水口(7c),密闭容器的顶部开有出水口(7d),密闭容器底部的排渣口上设置有密闭盖(7f);原水的出水口与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7)的进水口(7c)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的密闭容器中多功能复合滤料滤层(39)的上方设置有激光眼喷水器(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的密闭容器中的第一多功能复合滤料滤层的粒度为1.0-1.5mm,第二多功能复合滤料滤层的粒度为0.8-1.0mm,KDF55滤料滤层的粒度为0.7一0.8mm,细沙过滤器滤层的孔径为0.5-0.6mm,总滤层厚度>0.68m;超滤膜过滤芯的直径为100mm、长度320mm,硅灵晶抗菌抑垢净化袋的粒径为11-12mm,总滤层厚度>0.10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7)的密闭容器由锥体和上封头焊接而成;所述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的密闭容器由筒体和上封头螺杆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式除砂过滤装置(7)的密闭容器上部左侧的偏心处设置有反冲洗排污口(7e);所述KDF55及UF外压式超滤膜过滤装置(8)的密闭容器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反冲洗排污口(8e),筒体右侧超滤膜膜壳的底部设置有正冲洗排污口(8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6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密封蒸馏锅
- 下一篇:防尘耐用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