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废热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31862.7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朋华;刘欢鹏;石旭;徐旭辉;赵文华;吴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废热锅炉是IGCC系统中显热回收利用的关键设备。IGCC系统中煤气化炉出口的粗合成气具有较高温度和压力,一般在1000~1500℃左右,压力可达到4MPa,因而有大量显热,在目前条件下,可靠的煤气化净化方法仍是低温湿法净化。为此,煤气化炉出口处的粗合成气在净化前必须降温。有效回收利用这部分物理显热可大大提高系统的热效率或发电效率。从目前IGCC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最重要的热回收装置是煤气化装置后的辐射废热锅炉和对流废热锅炉。在这里,废热锅炉将合成气的大部分显热传给工质水,产生高压或中压蒸汽。对于温度较低的出口合成气,如果使用辐射废热锅炉和对流废热锅炉两个设备共同吸收合成气显热的布置方案,设备投资大,占用空间大,且粗合成气含灰量在10g/Nm3,受热面管束易被灰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流废热锅炉,以解决现有使用辐射废热锅炉和对流废热锅炉两个设备共同吸收合成气显热时投资大、占用空间大、受热面管束易被灰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废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检修孔,该锅炉还包括过热器、过热器上集箱、过热器下集箱、膜式壁蒸发器组件、水冷壁下集箱、粗合成气连接管、两个蒸发器、两个蒸发器上集箱、两个蒸发器下集箱、两个省煤器、两个省煤器上集箱、两个省煤器下集箱和两个水冷壁上集箱,膜式壁蒸发器组件包括多个立管、多个连接板和多个接管,多个立管平行设置,多个立管围成四棱柱体形状的空腔,四棱柱体形状的空腔的每个棱为斜棱,相邻的两个立管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膜式壁蒸发器组件设置在锅炉本体中,两个水冷壁上集箱并排设置在多个立管的上部,水冷壁下集箱设置在多个立管的下部,每个立管的上端与相应的水冷壁上集箱连通,每个立管的下端与水冷壁下集箱连通,每个接管的两端与两个水冷壁上集箱连通,所述两个蒸发器分别是上蒸发器和下蒸发器,上蒸发器设置在四棱柱体形状的空腔内的上部,下蒸发器设置在四棱柱体形状的空腔内的下部,过热器设置在上蒸发器和下蒸发器之间,过热器上集箱设置在过热器的上端且与该过热器连通,过热器下集箱设置在过热器的下端且与该过热器连通,所述两个蒸发器上集箱分别是第一蒸发器上集箱和第二蒸发器上集箱,第一蒸发器上集箱设置在上蒸发器的上端且与上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上集箱设置在下蒸发器的上端且与下蒸发器连通,所述两个蒸发器下集箱分别是第一蒸发器下集箱和第二蒸发器下集箱,第一蒸发器下集箱设置在上蒸发器的下端且与上蒸发器连通,第二蒸发器下集箱设置在下蒸发器的下端且与下蒸发器连通,两个省煤器并排设置在膜式壁蒸发器组件的下方,所述两个省煤器分别是上省煤器和下省煤器,所述两个省煤器上集箱分别是第一省煤器上集箱和第二省煤器上集箱,第一省煤器上集箱设置在上省煤器的上端且与上省煤器连通,第二省煤器上集箱设置在下省煤器的上端且与下省煤器连通,所述两个省煤器下集箱分别是第一省煤器下集箱和第二省煤器下集箱,第一省煤器下集箱设置在上省煤器的下端且与上省煤器连通,第二省煤器下集箱设置在下省煤器的下端且与下省煤器连通,粗合成气连接管的内侧壁与多个连接管的外侧壁面连接,过热器内充有过热蒸汽,多个立管和多个接管内均充有水或水和水蒸汽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蒸汽温度为300℃的过热蒸汽,能够提高IGCC系统的循环效率。二、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流速、防止堵灰,提高了锅炉的换热效率。三、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器与过热器外围设置膜式壁蒸发器,能够保证炉内壁温恒定。四、本实用新型中省煤器外围并未布置膜式壁蒸发器,结构简单、紧凑、焊接缝少、流速快、停留时间短,与其他形式的废热锅炉相比较,其单位换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较小,能满足工艺生产和安全运行。五、本实用新型便于及时检修排除系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图6是图1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1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驱动器
- 下一篇:新型PPR水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