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能爆破切缝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1871.6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征;赵金明;陈季斌;胡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B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切缝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能爆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聚能爆破切缝管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场合下采取少打眼、多装药、乱放炮的方法,造成大量超挖,严重损坏了原岩的稳定性,为继续施工和日后使用造成了安全隐患。为改变这种状态,很多爆破工作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已经创造了若干种控制爆破方法,其中最有成效的一种就是“光面爆破”。但是,必须指出:光面爆破的过去历史活动,大多数是在施工条件和爆破条件较好的工程中,只主要追求一个“光”字,仅主要着眼使爆破轮廓面达到“平整光滑”,需要增加较多的钻孔,需要有低威力的专用炸药,还需要十分仔细的设计和操作,这样的光面爆破在我国矿山井巷的现有条件下不仅难于推广,而且难于加快掘进速度。为了全面达到既优质、安全,又快速、易行的要求,我国煤矿、铁路、冶金等系统,配合推广锚喷支护和机械化快速掘进技术,全面研究试验了各种快速易行的光面爆破技术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掏槽爆破方式和辅助爆破参数,由单项分解试验到综合配套试验,逐步形成了较为“光”、“快”的钻孔爆破技术。
在巷道与隧道开挖爆破工程中,要实现光面爆破,周边眼的布置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普通周边爆破不仅在炮孔间形成贯通裂纹,而且也在炮孔周围其他方向形成随机径向裂纹,对围岩造成破坏,在裂隙发育岩石或低强度岩石中还会引起超挖。一般认为,普通周边光面爆破存在以下不足:
(1)炮孔间距小,增大了钻孔工作量,增加起爆器材消耗量。
(2)在裂隙发育岩层中,很少能形成光滑的壁面,不可避免地出现超挖,对围岩造成破坏。
(3)由于超挖,增加了出碴工作量,增加支护材料用量,从而增加总成本。
为了减少或避免爆破超挖和更有效地保护围岩,针对某些岩体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的特点,目前研究出来了聚能切缝爆破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爆破切缝管装置,充分利用应力波和气体对被爆体的共同作用,在爆破时对被爆体产生切缝拉伸作用,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的被爆体特点,产生壁面光滑平整的切缝爆破效果。因而在成型效果,周边眼痕率、耗药量、炮孔钻进量、超挖量等各个方面都远优于常规聚能爆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能爆破切缝管装置,包括爆破管体,在爆破管体上的一段沿径向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聚能切缝,爆破管体的一端用软木塞塞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炸药爆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沿着聚能切缝汇集成聚能射流。在其附近产生超高压、超高速、高能量密度的射流,优先在岩石中形成定向裂缝。爆炸时,爆轰产物的运动方向取决于起爆点(雷管)位置和药包的几何形状,即爆轰产物运动速度、爆轰波速和爆生气体膨胀速度的向量合成值。如果药柱两侧都有一条聚能切缝,则聚能方向爆轰产物的运动速度最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巷道或硐室轮廓成型效果好,平整度高,使巷道或硐室挖石方少,减少锚喷时的工作时及材料消耗,减少爆破对断面围岩的炮震,使振动范围减小、减轻围岩的损伤,有效地保护围岩,有利于工程硐体的支护与稳定,减少单耗,减少钻孔率,降低成本,实现高产高效的掘进技术,实现采掘平衡。建立掘进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员工按技能培训要求操作,使全矿井上下的掘进及相关工序和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质量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规定标准,从而使得煤矿生产掘进施工过程处于可控的施工操作安全规范、设备运转稳定可靠、设施设置及时有效的高效率高效益生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药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爆炸时爆生气体运动示意图.
图中:1、爆破管体,2、聚能切缝,3、软木塞,4、炸药,5、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爆破管体1和封堵在爆破管体1一端的软木塞3组成,在爆破管体1上开切有两条聚能切缝2,聚能切缝2在爆破管体1沿直径方向两侧对称分布。爆破管体1的长度一般比管体中的装药长度长25-30cm。爆破管体1上的聚能切缝2的宽度为2-4mm,聚能切缝2两端距管口7-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1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