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刀夹头滑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2846.X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绿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D4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丽水市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刀夹头的滑套结构。
背景技术
拉刀夹头机构通常是通过拉刀夹头滑套在夹头体上移动,实现对拉刀的锁紧和松开动作。拉床一般在运动过程中为了保证拉刀的运作,通常会加一些切削液在拉刀等部位上,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拉刀夹头结构,该滑套1’内的轴向通孔11’供夹头体通过,并且夹头体在通孔11’内作轴向运动。因此,在拉削过程中会有切削液渗入到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填充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的空隙,使两者之间产生真空状态,产生较大的附着力,导致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无法相互移动产生卡滞现象,因而降低了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的配合,导致无法实现对拉刀的锁紧和松开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清除拉刀夹头滑套内多余切削液的拉刀夹头滑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刀夹头滑套结构,包括滑套以及位于滑套内轴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用于容置夹头体,并且所述滑套在夹头体外侧沿其轴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上具有从外壁贯通至通孔的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能够排出拉刀夹头滑套内多余的切削液,消除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的真空状态,使滑套能够在夹头体外侧上下移动,两者之间更好地配合。
为了便于加工,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沿所述滑套的外壁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下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排出拉刀夹头滑套内多余的切削液,消除拉刀夹头滑套和夹头体之间的真空状态,使滑套能够在夹头体外侧上下移动,两者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进而能够实现拉刀的锁紧和松开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刀夹头滑套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刀夹头滑套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拉刀夹头滑套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套1内设有轴向的通孔11,该通孔11容置夹头体,并且所述滑套1在夹头体外侧沿其轴向运动。所述滑套1上开设有通气孔2,该通气孔2自滑套1的外壁贯通至滑套1内的通孔11,因此,当滑套在夹头体外侧运动时,两者之间的切削液可以通过通气孔2从滑套1内排出,防止夹头体和滑套之间因为切削液填充了空隙,而产生真空状态而无法相互移动。
优选地,为了加工方便,通气孔2与滑套1的内表面垂直设置,因此在加工的时候只需要从滑套1的任何一内表面垂直打一个贯通至外壁的孔即可。通气孔2可以沿滑套1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优选地,可以为对称的两个。优选地,该通气孔2位于滑套1的内表面的下斜面12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缙云县高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