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油曲杆泵进料口拉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261.X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吕玉兰;薛梅;陶景;王成;杨风涛;张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吕玉兰;薛梅;陶景;王成;杨风涛;张先国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 曲杆泵 进料 拉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油曲杆泵进料口辅助拆卸工具,特别是输油曲杆泵进料口拉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曲杆泵因定子脱胶后常常出现胶皮进入进料口,进料口、定子及转子等取不出等问题,由于泵房管线多,空间狭小操作不便,一直困扰着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油员工,已成为成本浪费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同时还要频繁更换泵的全套设备,影响输油时率,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目前采取的方法是用起子撬或采用打火票用火烧焦胶皮后取出,进料口经过火烧后材质强度及表面光洁度降低,寿命降低,若需及时恢复生产则需要更换泵的全套设备,在操作时费时费力,浪费成本。这种工作状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操作时容易伤人,不安全;二是工作量大,安装困难;三是在浪费人力、时间、物料的同时,还造成维修进程延时、延期,安装质量不合格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油曲杆泵进料口拉力器,其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有效地拆卸曲杆泵进料口,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油曲杆泵进料口拉力器,该工具包括两只支撑座,每只支撑座上都间隔固接着两只具有内螺纹的钢筒,钢筒与支撑座相垂直,两支撑座的同侧钢筒之间分别连接着一根双头螺柱,在其中一支撑座的中心处设置着通孔,在另一支撑座的中心处设置着定位套,定位套内设置着一根螺纹顶杆,螺纹顶杆的外侧端从该支撑座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具有通孔的支撑座安装在进料口上,用四条螺栓固定,调整好另一支撑座的距离,旋转螺纹顶杆,即可轻松取出曲杆泵进料口。该装置1、适用于油田注汽站、采油作业区、集输、污水系统的曲杆泵的维护。2、适用于QGB380.2、QGB380.3、QGB750.3、QGB1450.3等泵型。3、适用于长时间未取出的进料口及转子等。本实用新型进料口拉力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节省时间,节约资金,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油田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输油曲杆泵进料口拉力器,如图1所示,该工具包括两只支撑座1、6,每只支撑座上都间隔固接着两只具有内螺纹的钢筒,即在支撑座1上间隔固接着两只钢筒2,在支撑座6上间隔固接着两只钢筒5。钢筒2、5与支撑座1、6相垂直。两支撑座1、6的同侧钢筒之间分别连接着一根双头螺柱3,旋转双头螺柱3可以调节两支撑座1、6之间的距离。在其中一支撑座1的中心处设置着通孔,该通孔供曲杆泵的转子穿过。在另一支撑座6的中心处设置着定位套4,定位套4的管径大于曲杆泵转子的外径。定位套4内设置着一根螺纹顶杆7,螺纹顶杆7的外侧端从该支撑座6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具有通孔的支撑座1安装在曲杆泵进料口上,用四条螺栓固定,调整好另一支撑座6的距离,旋转螺纹顶杆7,即可轻松取出曲杆泵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吕玉兰;薛梅;陶景;王成;杨风涛;张先国,未经王红;吕玉兰;薛梅;陶景;王成;杨风涛;张先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件的表面腐蚀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纳米二氧化硫的电路板用蚀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