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机摇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263.9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迪;王伟;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摇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机摇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压力机摇杆与传动轴的连接连接方式为摇杆的一端设有法兰座,法兰座与连接套采用螺钉固定连接,连接套与传动轴通过平键固定连接。工作时,摇杆与传动轴可实现同步同角度的转动,要实现这种同步同角度的转动,要求传动轴与连接套之间为过盈配合,并且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但在制造中,因加工精度误差及装配难度等因素,连接套与传动轴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间隙,无法将摇杆与传动轴锁紧,使摇杆与传动轴之间转动的同步性差,降低压力机的传动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力机摇杆机构,旨在使摇杆与传动轴连接部位紧密配合,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机摇杆机构,包括摇杆,所述摇杆一端设有法兰座,所述法兰座与连接套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与传动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连接套与键槽180°位置的圆周上设有径向开口,径向开口两侧的连接套上设有将开口间距拉紧的拉紧机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摇杆机构,因连接套上设有径向开口,可降低连接套与传动轴的配合精度要求,降低加工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装配难度,当连接套与传动轴经平键连接好后,采用拉紧机构将连接套的径向开口间距缩小,同时也缩小了连接套孔的内径尺寸,进而消除连接套与传动轴之间的配合间隙以锁紧摇杆,从而使摇杆与传动轴实现同步同角度的转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摇杆与传动轴之间配合紧密,转动的同步性好的优点。
为便于装配,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拉紧机构为在连接套上设有垂直并贯穿径向开口端面的通孔,并且通孔以径向开口端面为分界,一侧为用于螺钉连接的台阶孔,另一侧为螺纹孔,装配时,将螺钉从台阶孔的一侧穿入,并旋入另一侧的螺纹孔内,借助于旋具旋紧并缩小径向开口的间距,从而消除连接套与传动轴的配合间隙,以锁紧摇杆,实现摇杆与传动轴同步同角度的转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拉紧机构也可以为在连接套的径向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开口端面的用于螺栓连接的台阶通孔,装配时,将螺栓从一侧的台阶孔穿入,螺杆从另一侧的台阶孔伸出,用螺母与螺栓旋紧后也可以拉紧并缩小开口的间距,从而消除连接套与传动轴的配合间隙。
为使摇杆的法兰座与连接套可靠连接,摇杆法兰座的螺钉旋入端设有与法兰座相适配的垫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摇杆的结构图。
图3为连接套的主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连接套的左视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连接套的左视图。
其中,1.传动轴;2.平键;3.连接套;301.径向开口;302.台阶孔;302’台阶孔;303螺纹孔;4.摇杆;401.法兰座;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列一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摇杆机构,包括摇杆4,该摇杆4一端设有法兰座401,法兰座401与连接套3采用螺钉连接,连接套3与传动轴1通过平键2连接,在连接套3与键槽180°位置的圆周上设有径向开口301,在径向开口301两侧的连接套3上设有将径向开口端面间距拉紧的拉紧机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紧机构为在连接套3上设有垂直并贯穿径向开口端面的通孔,并且通孔以开口端面为分界,一侧为台阶孔302,另一侧为螺纹孔303,装配时,将螺钉从台阶孔302的一侧穿入,并旋入另一侧的螺纹孔303内,借助于旋具旋紧并缩小开口间距,从而消除连接套3与传动轴1的配合间隙来锁紧摇杆,工作时,摇杆4与传动轴1的可实现同步同角度的转动,提高压力机的传动精度。为提高法兰座401与连接套3间连接的牢固性,在法兰座401的螺钉旋入端设有垫圈5。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的连接套3,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拉紧机构为在连接套3的径向开口301两侧分别设有垂直于开口端面的用于螺栓连接的台阶通孔301,装配时,将螺栓从一侧的台阶孔302穿入,螺杆从另一侧的台阶孔302’伸出,用螺母与螺栓旋紧后也可以拉紧径向开口301端面的间距,从而消除连接套3与传动轴1的配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天鹅绒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耐磨废旧轮胎破碎装置